[发明专利]一种考虑山火风险的配电线路故障识别处置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58984.1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7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龙;范松海;龙呈;高艺文;苏学能;方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3/027;H02H3/06;G01R31/08;G01R31/5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山火 风险 配电 线路 故障 识别 处置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考虑山火风险的配电线路故障识别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配电线路沿线环境及实时气象数据,根据所述配电线路沿线环境及实时气象数据,计算配电线路沿线实时的森林火险气象指数;
测量配电线路两端的电气量,所述配电线路两端的电气量为三相电流及零序电流相量;根据所述配电线路两端的电气量及所述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分别进行不同配电线路故障类型的故障识别;以及
根据所述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将配电线路山火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在不同的风险等级下对配电线路故障采取差异化处置;
所述森林火险气象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ILF=(AU+BU′)×Cs×Cr
U′=I′v(V)+I′t(T)+I′F(β)+I′m(M)
式中,ILF为森林火险气象指数;U为第一中间计算结果,U′为第二中间计算结果;Iv(V)为用于计算第一中间结果的配电线路风速火险指标值,其中v表示风速的角标,V表示风速;It(T)为用于计算第一中间结果的配电线路温度火险指标值,其中t为表示温度的角标,T为测量温度;为用于计算第一中间结果的配电线路日最小相对湿度山火风险指标,其中F为表示日最小湿度的角标,为日最小湿度测量值;Im(M)为用于计算第一中间结果的配电线路连续无降雨天数火险指标,其中m表示连续无降雨的天数的角标,M表示连续无降雨的天数;I′v(V)为用于计算第二中间结果的配电线路风速火险指标值,其中v表示风速的角标,V表示风速;I′t(T)为用于计算第二中间结果的配电线路温度火险指标值,其中t为表示温度的角标,T为测量温度;I′F(β)为用于计算第二中间结果的配电线路日最小相对湿度山火风险指标,其中F为表示日最小相对湿度的角标,β为日最小相对湿度;I′m(M)为用于计算第二中间结果的配电线路连续无降雨天数火险指标,其中m表示连续无降雨的天数的角标,M表示连续无降雨的天数;λ为可燃物湿度测量值;A和B分别为权重系数;Cr为降水量修正系数;Cs为地表可燃物修正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山火风险的配电线路故障识别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线路沿线环境及实时气象数据包括日平均风速、日最高温度、日最小相对湿度、可燃物湿度、连续无降雨天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山火风险的配电线路故障识别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别进行不同配电线路故障类型的故障识别,包括进行配电线路三相短路故障识别、进行配电线路两相短路不接地故障识别、进行配电线路两相短路接地故障识别、进行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识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考虑山火风险的配电线路故障识别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配电线路三相短路故障识别采用的判据为:当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的关系式同时满足时,判断配电线路内部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其中,
第一条件:
第二条件:
第三条件:
式中,为A相的故障识别判据动作量,为A相的故障识别判据制动量;为B相的故障识别判据动作量,为B相的故障识别判据制动量;为C相的故障识别判据动作量,为C相的故障识别判据制动量;为故障识别判据山火风险因数;为首端A相电流相量,为首端B相电流相量,为首端C相电流相量,为末端A相电流相量,为末端B相电流相量,为末端C相电流相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考虑山火风险的配电线路故障识别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配电线路两相短路不接地故障识别采用的判据为:当第四条件的关系满足,且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中有且仅有两个关系式满足时,判断满足关系的两相发生短路不接地故障;其中,
第四条件:
式中,为首端零序电流相量,为末端零序电流相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89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