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无盲区短波框架偶极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57336.4 | 申请日: | 2021-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0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马银圣;金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36;H01Q1/50;H01Q9/16;H01Q23/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7 | 代理人: | 封代臣 |
| 地址: | 26610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盲区 短波 框架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无盲区短波框架偶极天线,整体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并排成一行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基础、第二基础和第三基础,在第一基础上垂直安装第二竖撑,在第二基础上垂直安装第一竖撑,在第三基础上垂直安装第三竖撑,第二竖撑与第三竖撑的高度相等,第一竖撑的高度高于第二竖撑和第三竖撑。本发明所公开的偶极天线,采用框架结构、高度低,占地小,安装架设简单,对安装场地要求低,成本少,实用性更强,可以广泛地用于安装场地受限的全向无盲区接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该领域中的一种小型化无盲区短波框架偶极天线。
背景技术
短波通信主要以地波和天波两种方式传播。在短波地波通信中,在地面电导率低时,对短波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单位距离的吸收衰减率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短波地波的传播距离一般在20公里左右,南方地区由于雨水较多水系发达,地面的电导率较高,通信距离稍远。而对于天波传播,从发射点到天波最近落点的距离一般超过120公里,使得大约在20公里~120公里的区间范围内,短波地波传播和天波传播都覆盖不到,形成了短波通信的寂静区,亦即通信盲区。
短波通信要实现无盲区通信主要有两种方法:(1) 缩小天波电离层第一跳反射返回地面的距离;(2)延长地波传播的距离。由于地波传播的损耗较大,要达到延长短波地波传播距离,必须加大发射设备的发射功率或是提高天线增益,势必导致短波通信系统的尺寸、占地及成本都大大增加,限制了实际使用。因此要解决盲区通信就只有使短波天波传播的第一跳落地距离接近为零,即近垂直入射天波传播,它通过使用高仰角天线,来缩短天波第一跳落地的距离。仰角越高,电波第一跳落地的距离越短,盲区越少,当仰角足够大时,短波传播信号接近于垂直辐射,由电离层返回地面的短波信号正好可以覆盖整个跳跃区,盲区基本消失。
另一方面,由于天线的物理尺寸与工作波长相比拟,工作波长长的话,天线的物理尺寸就偏大;对于短波频段而言,由于工作波长偏长,相应地天线的物理尺寸和占地面积都较大,其使用受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限制。显然,在解决短波通信的无盲区问题时,还要进行小型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小型化无盲区短波框架偶极天线。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化无盲区短波框架偶极天线,其改进之处在于:整体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并排成一行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基础、第二基础和第三基础,在第一基础上垂直安装第二竖撑,在第二基础上垂直安装第一竖撑,在第三基础上垂直安装第三竖撑,第二竖撑与第三竖撑的高度相等,第一竖撑的高度高于第二竖撑和第三竖撑;在第一竖撑的顶部安装匹配器,在与第二竖撑和第三竖撑等高处安装第二加载器和第四加载器;第二竖撑的底部通过第一斜振子与第二加载器电连接,第二加载器通过第二水平振子与第二竖撑顶部的第一加载器电连接,在第二竖撑的顶部垂直安装第一竖振子,第一竖振子的底部与第一加载器电连接,顶部通过第一水平振子与匹配器的平衡端电连接,由上述依次电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水平振子、第一竖振子、第一加载器、第二水平振子、第二加载器、第一斜振子组成天线的一臂;第三竖撑的底部通过第二斜振子与第四加载器电连接,第四加载器通过第四水平振子与第三竖撑顶部的第三加载器电连接,在第三竖撑的顶部垂直安装第二竖振子,第二竖振子的底部与第三加载器电连接,顶部通过第三水平振子与匹配器的平衡端电连接,由上述依次电连接在一起的第三水平振子、第二竖振子、第三加载器、第四水平振子、第四加载器、第二斜振子组成天线的另一臂,且天线的两臂完全对称;匹配器的不平衡端连接收发设备,从第一竖撑上的一定高度引出与第一竖振子的顶部相连接的第一斜撑,与第一竖振子的底部相连接的第二斜撑,与第二竖振子的顶部相连接的第三斜撑,与第二竖振子的底部相连接的第四斜撑。
进一步的,第一竖撑、第二竖撑、第三竖撑、第一斜撑、第二斜撑、第三斜撑、第四斜撑与天线的两臂电气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73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