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腹腔镜消化内镜联合定位测量尺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7268.1 | 申请日: | 2021-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9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权;韩哈斯敖其尔;朱李;何亮;佟伟华;杨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90/30;A61B5/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于艳萍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镜 消化 联合 定位 测量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消化内镜联合定位测量尺及其控制方法,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设置有滚轮,滚轮中间穿设有将左壳体和右壳体连接的连接螺栓,滚轮可绕螺栓轴转动,滚轮外表面开设有滚轮槽,滚轮槽中绕有一圈钢丝线束;钢丝线束的另一头延伸至前端与尺弯折段灯带连接;滚轮里侧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档位凹槽,每个档位凹槽内设置有弹性电极,弹性电极下端设置有电极盖;右壳体里侧连接有两个分别与档位凹槽和钢丝线束伸出长度对应的档位销,弹簧套设在档位销外侧。本发明通过测量尺灯带示踪可联合消化内镜于术中精准定位,利用不同颜色灯带所示不同测量长度,实现腹腔镜下精准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消化内镜联合定位测量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腹腔镜技术逐渐应用到大多数胃肠外科手术当中,尤其是胃肠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但随着相关诊疗指南的诞生与成熟,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中对手术切缘的精准程度要求更高,且不同部位肿瘤切缘要求距离并不相同,而具体实践中存在以下不足:
1.定位不准,由于癌肿起源于上皮层,即胃肠壁内侧,位于胃肠腔内,腹腔镜手术进入腹腔,观察到的是胃肠壁外侧,无法直接观察到肿瘤,尤其对于没有侵犯到胃肠壁全层的分期较早的肿瘤,更无法定位肿瘤的位置与切缘,此时需要借助胃肠镜,经口/肛进入胃肠腔内,观察到肿瘤,并与腹腔镜于胃肠壁内外侧呼应而定位,但实践中多采用腹腔镜钳子触碰胃肠壁,同时内镜观察触碰点的方式来定位,此种方式定位存在不够精细的问题,尤其对于胃肠壁较厚区域或者受肿瘤影响,局部胃肠壁水肿僵硬,钳子触碰在内镜视野下不能呈现点状波动,而是整片区域波动,定位不准。
2.测量不精,远端胃癌根治术要求肿物近端切缘5cm、远端切缘2cm;食管胃结合部癌要求近端切缘2cm,中低位直肠癌远端切缘要求2cm,超低位保肛手术要求远端切缘超过1cm,结肠癌手术切缘要求10cm以上。但目前无专门内镜下测量尺,实践中镜下目测因术者而异,误差较大;依尺子体外剪裁出相应长度缝线并送入体内进行对比测量费时费力;利用腔镜器械头端进行比对,亦费时且易存在误差。
由于无法精确测量,导致切缘位置定位不准确。切缘过大,造成手术难度增加;切缘过小,肿瘤学根治效果受影响。因此目前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中需要一款满足上述需求的腹腔镜定位测量尺。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在腹腔镜手术中存在定位不准、测量不精的情况,导致切缘过大,造成手术难度增加;切缘过小,肿瘤学根治效果受影响。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实践中多采用腹腔镜钳子触碰胃肠壁,同时内镜观察触碰点的方式来定位,此种方式定位存在不够精细的问题,尤其对于胃肠壁较厚区域或者受肿瘤影响,局部胃肠壁水肿僵硬,钳子触碰在内镜视野下不能呈现点状波动,而是整片区域波动,定位不准。目前无专门内镜下测量尺,实践中多依靠术者的手术经验,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镜下目测因术者而异,误差较大,偶或出现补充切除的情况;依尺子体外剪裁出相应长度缝线并送入体内进行对比测量费时费力;利用腔镜器械头端进行比对,亦费时且易存在误差。但截至目前尚无一款成熟的腹腔镜下测量器械诞生,尤其根据切除不同部位肿瘤,切缘设计不同,测量长度不一,Trocar与肿瘤部位所处角度不同,测量尺需要调节的角度多变,因此同时具备测量长度可调节,测量角度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均可调节,设计难度大,目前临床尚无法解决。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设计出同时具备测量长度可调节,测量角度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均可调节的腹腔镜测量尺可将腹腔镜手术带入精准测量时代,同时灯带设计,可实现消化内镜与腹腔镜尽管间隔消化道管壁,仍可呼应定位的功能,组合成腹腔镜消化内镜联合定位测量尺,为术中定位、切缘判断、手术安全性、根治性保驾护航。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腹腔镜消化内镜联合定位测量尺及其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72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