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54502.5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8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林东鸿;葛曙光;林必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东佳信特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02;A01M29/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宏德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6 | 代理人: | 李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电线 | ||
本发明涉及电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生电线。包括电线外管体、防害单元和电力传导单元;所述电力传导单元安装在电线外管体内;所述防害单元包括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套接在电线外管体外部,所述支撑套内开设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设置有若干组仿生球,所述仿生球的材质采用蛋白质和尿酸混合物;所述储存腔内壁上平均分布有若干组通气口,且所述储存腔内安装有若干组形状记忆复位机构,所述形状记忆复位机构另一端贯穿至通气口外部,且安装有硅胶顶板。本发明可利用仿生手段实现驱除虫鼠的目的,降低了以往化学合成药物给人体所带来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生电线。
背景技术
电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其主要是为了传导电力,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由于电线在使用时,通常是暴露在空气中,极易遭受虫鼠的啃咬,从而影响到电力输送,因此如何提高电线的驱除虫鼠能力也是继续解决的问题。
传统驱除虫鼠的方法主要是在电线旁放置粘鼠板,或者在电线表面涂抹灭鼠药。但前者效果欠佳,且成本高,后者由于灭鼠药为化学合成物,又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电线,包括电线外管体、防害单元和电力传导单元;所述电力传导单元安装在电线外管体内;
所述防害单元包括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套接在电线外管体外部,所述支撑套内开设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设置有若干组仿生球,所述仿生球的材质采用蛋白质和尿酸混合物;所述储存腔内壁上平均分布有若干组通气口,且所述储存腔内安装有若干组形状记忆复位机构,所述形状记忆复位机构另一端贯穿至通气口外部,且安装有硅胶顶板;所述硅胶顶板为扇环形结构,且所述硅胶顶板的外直径大于通气口的内直径,所述硅胶顶板四周边缘处均活动贴合在所述支撑套的外壁上;
所述形状记忆复位机构包括若干组等间距排列的垫板,相邻两组所述垫板之间均设有一组形状记忆聚合块,所述形状记忆聚合块的材质采用聚氨酯聚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电线外管体内开设有外管体隔离腔,所述电力传导单元的壳体位于所述外管体隔离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传导单元壳体的中轴线与所述电线外管体的中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体隔离腔的内壁上以所述电线外管体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组绝缘棒,所述绝缘棒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力传导单元壳体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传导单元包括电线内管体;所述电线内管体位于所述外管体隔离腔中,且所述电线内管体的中轴线与所述电线外管体的中轴线重合;若干组所述绝缘棒远离外管体隔离腔内壁的一端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所述电线内管体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传导单元还包括中心柱;所述电线内管体中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内设置有导电腔,所述中心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导电腔内,且所述中心柱的中轴线与电线内管体的中轴线重合;所述中心柱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导电腔内壁上,且所述隔离板为波纹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传导单元还包括若干组导电机构;所述导电腔通过若干组隔离板分割为若干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独立空腔,若干组所述导电机构平均分布在各组所述独立空腔中;所述独立空腔内壁与所述导电机构壳体外壁的缝隙处填充有若干组填充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机构包括传导线外管;所述传导线外管位于所述独立空腔内,且所述传导线外管的内壁上套接有绝缘管,所述绝缘管内固定安装有铜导线。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腔内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内固定安装有外管复位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东佳信特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东佳信特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4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