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54502.5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8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林东鸿;葛曙光;林必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东佳信特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02;A01M29/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宏德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6 | 代理人: | 李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电线 | ||
1.一种仿生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线外管体(100)、防害单元(200)和电力传导单元(500);所述电力传导单元(500)安装在电线外管体(100)内;
所述防害单元(200)包括支撑套(210);所述支撑套(210)套接在电线外管体(100)外部,所述支撑套(210)内开设有储存腔(230),所述储存腔(230)内设置有若干组仿生球(240),所述仿生球(240)的材质采用蛋白质和尿酸混合物,以模拟出虫鼠天敌的气味;所述储存腔(230)内壁上平均分布有若干组通气口(250),且所述储存腔(230)内安装有若干组形状记忆复位机构(270),所述形状记忆复位机构(270)另一端贯穿至通气口(250)外部,且安装有硅胶顶板(260);所述硅胶顶板(260)为扇环形结构,且所述硅胶顶板(260)的外直径大于通气口(250)的内直径,所述硅胶顶板(260)四周边缘处均活动贴合在所述支撑套(210)的外壁上;
所述形状记忆复位机构(270)包括若干组等间距排列的垫板(271),相邻两组所述垫板(271)之间均设有一组形状记忆聚合块(272),所述形状记忆聚合块(272)的材质采用聚氨酯聚合物;
其中所述储存腔(230)内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组中空管(220),所述中空管(220)内固定安装有外管复位单元(400);
所述外管复位单元(400)包括复位棒(410),所述复位棒(410)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管(220)腔体内,且所述复位棒(410)上套接有复位弹簧(420),所述复位棒(410)包括等间距排列的若干组卡棒(411),相邻两组所述卡棒(411)之间均铰接有一组铰接球(4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外管体(100)内开设有外管体隔离腔(110),所述电力传导单元(500)的壳体位于所述外管体隔离腔(11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传导单元(500)壳体的中轴线与所述电线外管体(100)的中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生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隔离腔(110)的内壁上以所述电线外管体(100)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组绝缘棒(300),所述绝缘棒(300)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力传导单元(500)壳体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生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传导单元(500)包括电线内管体(510);所述电线内管体(510)位于所述外管体隔离腔(110)中,且所述电线内管体(510)的中轴线与所述电线外管体(100)的中轴线重合;若干组所述绝缘棒(300)远离外管体隔离腔(110)内壁的一端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所述电线内管体(510)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仿生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传导单元(500)还包括中心柱(530);所述电线内管体(510)中设置有隔离层(520),所述隔离层(520)内设置有导电腔,所述中心柱(530)固定安装在所述导电腔内,且所述中心柱(530)的中轴线与电线内管体(510)的中轴线重合;所述中心柱(530)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组隔离板(540),所述隔离板(540)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导电腔内壁上,且所述隔离板(540)为波纹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仿生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传导单元(500)还包括若干组导电机构(550);所述导电腔通过若干组隔离板(540)分割为若干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独立空腔,若干组所述导电机构(550)平均分布在各组所述独立空腔中;所述独立空腔内壁与所述导电机构(550)壳体外壁的缝隙处填充有若干组填充颗粒(56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仿生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机构(550)包括传导线外管(551);所述传导线外管(551)位于所述独立空腔内,且所述传导线外管(551)的内壁上套接有绝缘管(552),所述绝缘管(552)内固定安装有铜导线(5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东佳信特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东佳信特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45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