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结构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3767.3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5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胡余生;陈彬;刘健宁;贾金信;高尤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083 | 分类号: | F16H3/083;F16H3/12;F16H63/30;B60K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王茹;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结构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挡结构及汽车,换挡结构包括:结合件,第一转动件和第四转动件分别设置在结合件的两侧,结合件套设在第一轴上,使结合件能够与第一轴同步转动,且结合件能够沿第一轴的轴向移动至与第一转动件结合、或与第四转动件结合、或与第一转动件和第四转动件均不结合,第一转动件为动力输入端;在结合件与第一转动件结合或与第四转动件结合时,结合件能够驱动第一轴输出动力;本发明的换挡结构简单,结合件能够直接驱动第一轴实现动力的输出,不需要另外的套圈等部件就可以实现传动,零件数量较少,配合时出故障的几率小,换挡失效概率小,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另外本发明的换挡结构积较小,重量较轻,减轻了汽车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挡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挡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当前的新能源车用多挡变速器领域,挡位切换主要由同步器结构实现。目前的一种换挡同步器结构:(被外力驱动的)第一零件可以在轴向移动,第二零件和第三零件轴向固定。第一零件与第二零件结合为挡位一组合,第一零件与第三零件结合为挡位二组合。其中第一零件、第二零件和第三零件外圆存在结合齿(如花键等)结构,两个零件形成挡位组合之后,还需要另外的套圈零件共同连接以传递扭矩。因此这种换挡同步器组件多,结构复杂,数量较多,配合时出故障的几率大,换挡失效概率明显过高,另外这种换挡同步器体积较大,重量较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多挡变速器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配合时出故障的几率大的技术问题。
从而提供一种换挡结构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挡结构,包括:结合件、第一转动件、第四转动件和第一轴,第一转动件和第四转动件分别间隔设置在结合件的两侧,结合件套设在第一轴上,使结合件能够与第一轴同步转动,且结合件能够沿第一轴的轴向移动至与第一转动件结合、或与第四转动件结合、或与第一转动件和第四转动件均不结合,第一转动件为动力输入端;在结合件与第一转动件结合或与第四转动件结合时,结合件能够驱动第一轴输出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件、第一转动件、第四转动件和第一轴同轴设置,第一转动件与第一轴相对的一端的轴为阶梯轴,第一轴与第一转动件的阶梯轴相对位置设置有部分套设在第一转动件的阶梯轴上的孔;第四转动件套设在第一轴上,第四转动件与第一轴之间设置有轴承。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速装置包括: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和第二轴,第二转动件和第三转动件套设在第二轴上,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和第四转动件的外圆周面上均设置有啮合齿,第二转动件与第一转动件相啮合,第三转动件和第四转动件相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和第四转动件均为圆盘状结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和第四转动件的外径均不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件包括同轴设置且依次连接的第一驱动部、连接部和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朝向第一转动件,第二驱动部朝向第四转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切换装置,切换装置套设在连接部上,当切换装置在外力的驱动下驱动结合件在第一轴上轴向移动,使第一驱动部与第一转动件结合、第二驱动部与第四转动件结合或第一驱动部不与第一转动件结合且第二驱动部不与第四转动件结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上设置有与第一驱动部相适配的第一同步传递结构,第一同步传递结构与第一驱动部的外圆周面相配合和/或端面相配合;第四转动件上设置有与第二驱动部相适配的第二同步传递结构,第二同步传递结构与第二驱动部的外圆周面相配合和/或端面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同步传递结构为部分套设第一驱动部外圆周面上的第一盲孔,第一盲孔的深度小于第一驱动部的轴向长度;第二同步传递结构为部分套设第二驱动部外圆周面上的第二盲孔,第二盲孔的深度小于第二驱动部的轴向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3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