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51446.X | 申请日: | 2021-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4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月;李奇琳;甘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善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5/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曹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纳米 复合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金属纳米线墨水后在基板上成膜处理,在所述基板上形成金属纳米线涂层;
在所述金属纳米线涂层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制备聚硫醇烯基涂层;
在所述聚硫醇烯基涂层背离所述金属纳米线涂层的表面制备聚丙烯酸酯涂层,得到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聚硫醇烯基涂层的步骤包括:将包含有第一丙烯酸酯树脂、硫醇单体、烯基单体、第一固化剂、第一表面流平剂、第一表面润湿剂和第一有机溶剂的硫醇烯基溶液,在所述金属纳米线涂层表面成膜处理,形成所述聚硫醇烯基涂层;
和/或,所述聚硫醇烯基涂层的相对介电常数大于3;
和/或,制备所述聚丙烯酸酯涂层的步骤包括:将包含有第二丙烯酸酯树脂、丙烯酸酯单体A、含活泼氢丙烯酸酯单体、第二固化剂、第二表面流平剂、第二表面润湿剂和第二有机溶剂的丙烯酸酯溶液,在所述聚硫醇烯基涂层表面成膜处理,形成所述聚丙烯酸酯涂层;
和/或,所述聚丙烯酸酯涂层的折射率为小于1.4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硫醇烯基溶液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硫醇烯基溶液中包括:0.5~10wt%第一丙烯酸酯树脂,0.1~5wt%硫醇单体,0.5~10wt%烯基单体,0.05~1wt%第一固化剂,0.01~1wt%第一表面流平剂,0.01~1wt%第一表面润湿剂和余量的第一有机溶剂;
和/或,以所述丙烯酸酯溶液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丙烯酸酯溶液中包括:0.5~10wt%第二丙烯酸酯树脂,0.1~10wt%丙烯酸酯单体A,0.1~10wt%含活泼氢丙烯酸酯单体、0.05~1wt%第二固化剂,0.01~1wt%第二表面流平剂,0.01~1wt%第二表面润湿剂和余量的第二有机溶剂。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醇单体选自:1,3-丙二硫醇、1,2-乙二硫醇、1,4-丁二硫醇、1,2-丁二硫醇、1,5-戊二硫醇、2-巯基乙基硫醚、2,3-丁二硫醇、二(巯基乙酸)乙二醇酯、三巯基均三嗪、2,5-二巯基噻二唑、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4'4-二巯基二苯硫醚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烯基单体选自:1,1'-二乙烯基二茂铁、二茂铁基苯乙烯基酮、四烯丙基锡、己二烯二丁基锡、四乙烯基锡、二乙烯基二氯化锡、四烯丙基锗、己二烯二丁基锗、四乙烯基锗、二乙烯基二氯化锗、丙烯酸锆、锆羧乙基丙烯酸酯、羧乙基丙烯酸酯铪、锆溴代降冰片烷内酯羧酸酯三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丙烯酸酯单体A选自:1,1,1,3,3,3-六氟异丙酯、2,2,3,3,4,4,4-七氟丁基丙烯酸酯、2,2,3,3,4,4,4-七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2,2,3,3,3-五氟丙基丙烯酸酯、1,1,1,3,3,3-六氟异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2,3,4,4,4-六氟丁基丙烯酸酯、2,2,3,4,4,4-六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2,3,3,3-五氟丙酯、2,2,2-三氟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2,3,3-四氟丙酯、甲基丙烯酸2,2,3,3-四氟丙酯、2,2,2-三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含活泼氢丙烯酸酯单体选自:2,3,4,5,6-五羟基-2-己烯酸-4-内酯、2-羟基-3-甲基-2-环戊烯-1-酮、2,3,5,6-四羟基-2-己烯酸-γ-内酯、1,4-丁烯二醇、烯丙基羟乙基醚、3,4,5-三羟基-1-环己烯-1-甲酸、3,4',5-三羟基芪、4-羟基肉桂酸、2-甲基烯丙醇、4-羟基-3-戊烯酸内酯、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10-羟基-2-癸烯酸、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1-(2,4-二羟基苯基)-3-(4-羟基苯基)-2-丙烯-1-酮、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4-羟基苯乙烯、1,4-丁烯二醇、3-氨基丙烯、3-氨基-4,4,4-三氟-2-丁烯酸乙酯、4-甲氨基-3-戊烯-2-酮、3-(甲基氨基)-2-丁烯酸乙酯、4-氨基-3-戊烯-2-酮、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2-乙酰氨基丙烯酸、N-甲基丙烯酰基甘氨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二酸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善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善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144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