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阻燃的涤纶丝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0984.7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4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东;刘鹏;郭建峰;倪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益明染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07;D01F1/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颜呈燕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涤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阻燃的涤纶丝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阻燃的涤纶丝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0~70份、聚苯并咪唑15~20份、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8~11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6~8份、苯氧基环磷腈3.5~4.5份、硫酸镁2~3份、二氧化钛4~5.5份、氧化锌1.6~2.2份、季胺盐类有机抗菌剂2.5~3.5份。本发明的耐阻燃的涤纶丝通过精选原料组成,优化各原料含量,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制得的耐阻燃的涤纶丝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抗菌性能,且力学性能优良,综合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纶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阻燃的涤纶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
阻燃涤纶具有高强力、高耐磨等优点,但作为热塑性高聚物,基体受热会软化、熔融和裂解,燃烧过程中发生熔融滴落现象,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例如:熔滴掉落可能导致火焰蔓延,引发火灾;熔滴一旦与人体皮肤等接触,会引起烫伤、烧伤等二次伤害。因此,阻燃涤纶仅大量被应用在装饰性织物上,如飞机、汽车内饰面料等。
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涤纶丝还存在以下问题:
1、阻燃性能欠佳,无法满足一些高阻燃性要求的使用场合的使用要求;
2、改性后导致涤纶的综合性能下降,无法很好地兼顾良好的阻燃性能、抗菌性能(尤其是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等)以及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阻燃的涤纶丝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耐阻燃的涤纶丝通过精选原料组成,优化各原料含量,选用了适当比例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并咪唑、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氧基环磷腈、硫酸镁、二氧化钛、氧化锌、季胺盐类有机抗菌剂等,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制得的耐阻燃的涤纶丝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抗菌性能,且力学性能优良,综合性能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阻燃的涤纶丝,所述耐阻燃的涤纶丝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0~70份、
聚苯并咪唑15~20份、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8~11份、
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6~8份、
苯氧基环磷腈3.5~4.5份、
硫酸镁2~3份、
二氧化钛4~5.5份、
氧化锌1.6~2.2份、
季胺盐类有机抗菌剂2.5~3.5份。
本发明的耐阻燃的涤纶丝通过精选原料组成,优化各原料含量,选用了适当比例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并咪唑、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氧基环磷腈、硫酸镁、二氧化钛、氧化锌、季胺盐类有机抗菌剂等,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制得的耐阻燃的涤纶丝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抗菌性能,且力学性能优良,综合性能好。
优选的,所述耐阻燃的涤纶丝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5份、
聚苯并咪唑17.5份、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9.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益明染织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益明染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0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