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阻燃的涤纶丝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0984.7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4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东;刘鹏;郭建峰;倪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益明染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07;D01F1/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颜呈燕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涤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阻燃的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阻燃的涤纶丝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0~70份、
聚苯并咪唑15~20份、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8~11份、
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6~8份、
苯氧基环磷腈3.5~4.5份、
硫酸镁2~3份、
二氧化钛4~5.5份、
氧化锌1.6~2.2份、
季胺盐类有机抗菌剂2.5~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阻燃的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阻燃的涤纶丝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5份、
聚苯并咪唑17.5份、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9.5份、
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7份、
苯氧基环磷腈4份、
硫酸镁2.5份、
二氧化钛4.8份、
氧化锌1.9份、
季胺盐类有机抗菌剂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阻燃的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为纳米二氧化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阻燃的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为纳米氧化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阻燃的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季胺盐类有机抗菌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基季铵盐和羟丙基季铵盐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阻燃的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酚聚氧乙烯基季铵盐和羟丙基季铵盐的混合物中烷基酚聚氧乙烯基季铵盐和羟丙基季铵盐的质量之比为1:(0.2~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阻燃的涤纶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氧化剂2~3.5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阻燃的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抗氧化剂SK-1076。
9.一种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耐阻燃的涤纶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按重量份称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并咪唑、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氧基环磷腈、硫酸镁、二氧化钛、氧化锌、季胺盐类有机抗菌剂和抗氧化剂,并将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并咪唑、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分别进行烘干;然后将烘干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并咪唑、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与剩余原料混合均匀;
B、将混合后的原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成复合熔体;
C、所述复合熔体进入纺丝机,从喷丝板中喷出,形成丝条,然后经吹风冷却、上油、拉伸卷绕,得到所述耐阻燃的涤纶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益明染织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益明染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09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