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程控制采空区注浆量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8455.3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3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苏元雷;石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E21F15/06;E21F17/18;E21F17/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王益西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程 控制 采空区 注浆量 装置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过程控制采空区注浆量的装置,包括粉煤灰暂储仓(1)、水泥暂储仓(2)、初次混合设备(3)、蓄水池(4)、搅拌池(5)、注浆压力泵(6)、注浆管道(7)和磁性流量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暂储仓(1)和水泥暂储仓(2)均通过输料管道连接初次混合设备(3)的输入端,所述初次混合设备(3)的输入端还通过管道连接蓄水池(4),初次混合设备(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搅拌池(5),搅拌池(5)的侧壁上安装注浆压力泵(6),注浆压力泵(6)连接的注浆管道(7)伸入到搅拌池(5)的内侧,注浆管道(7)上安装有磁性流量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程控制采空区注浆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混合设备(3)包括外壳(31)、底基础(32)、初次混合仓(33)、计数组件(34)、第一过渡管(35)、第二过渡管(36)和出料单元(37),外壳(31)的底边缘与底基础(32)焊接固定,外壳(31)的侧壁上安装第一过渡管(35)和第二过渡管(36),第一过渡管(35)通过管道连接水泥暂储仓(2),第二过渡管(36)通过管道连接粉煤灰暂储仓(1),第一过渡管(35)和第二过渡管(36)的出口端均设有计数组件(34),计数组件(34)贯穿外壳(31)的侧壁并与其活动连接,第一过渡管(35)和第二过渡管(36)的出口端均位于初次混合仓(33)的上方,所述初次混合仓(33)安装在底基础(32)上,初次混合仓(33)的底端安装有与其连通的出料单元(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程控制采空区注浆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管(35)与第二过渡管(36)的安装高度和整体长度均不同,其中第二过渡管(36)的安装高度值和整体长度值均大于第一过渡管(35)的安装高度值和整体长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程控制采空区注浆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组件(34)包括扇板(341)、长轴(342)、转轮(343)和光电计数器(344),扇板(341)安装在长轴(342)的外侧,长轴(342)通过轴承连接外壳(31)的侧壁,长轴(342)的一端安装有转轮(343),转轮(343)的一侧布置光电计数器(344),光电计数器(344)安装在外壳(31)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过程控制采空区注浆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内侧安装的两组计数组件(34)相平行,扇板(341)靠近第二过渡管(36)的出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程控制采空区注浆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单元(37)贯穿外壳(31),出料单元(37)包括出料管(371)、伺服电机(372)、中心轴(373)、主动齿轮(374)、从动齿轮(375)、封板(376)和螺旋扇叶(377),出料管(371)的一端连通初次混合仓(33),出料管(371)的另一端安装封板(376),出料管(371)的内侧预设有中心轴(373)和螺旋扇叶(377),出料管(371)的顶端安装伺服电机(372),伺服电机(372)的输出端安装主动齿轮(374),主动齿轮(374)通过轮齿配合的方式联动从动齿轮(375),从动齿轮(375)安装在中心轴(373)的尾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过程控制采空区注浆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371)倾斜设置,出料管(371)的入口端高度值高于出料管(371)的出口端高度值,出料管(371)的出口端安装有导料环板(37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过程控制采空区注浆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373)通过轴承连接封板(376),中心轴(373)的外侧安装同轴心的螺旋扇叶(377),螺旋扇叶(377)的边缘与出料管(371)内腔壁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程控制采空区注浆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道(7)的尾端连接有止浆套(71),注浆管道(7)通过止浆套(71)连接有注浆引导管(9),注浆引导管(9)的外壁上开设有注浆孔。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过程控制采空区注浆量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对需要进场的原料进行检测,同时记录下初始的原料过磅单;
S2:接着将粉煤灰、水泥和混合用水分别注入相应的暂存设备中,此时保证粉煤灰暂储仓(1)与水泥暂储仓(2)中的物料填充完整,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振荡,避免物料堆积部位出现空腔;
S3:然后粉煤灰暂储仓(1)、水泥暂储仓(2)和蓄水池(4)三者通过管道匀速注入到初次混合设备(3)的内侧,多种物料在初次混合设备(3)进行初步混合,此时计数组件(34)记录粉煤灰与水泥的进入量,同时将粉煤灰与水泥的进入量与入水量结合达到浆液体积V1;
S4:接着初次混合设备(3)中的出料单元(37)将混合料匀速导出到搅拌池(5)内,在混合料导出的过程中,出料单元(37)记录输出的注浆体积V2;
S5:然后混合料在搅拌池(5)内进行搅拌,注浆压力泵(6)产生泵力将混凝土浆通过注浆管道(7)泵出,注浆管道(7)泵出过程中磁性流量计(8)记录出出浆体积V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84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