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毂电机及电动自行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47610.X | 申请日: | 202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1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何潇;范清泉;刘海量;王洪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7/116;H02K5/16;H02K5/173;H02K3/04;H02K3/28;B62M7/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刘聪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电机 电动自行车 | ||
1.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轴;
外壳,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所述中轴转动连接;
电机,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定子与所述中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子通过第三轴承与所述中轴转动连接;
减速机构,包括太阳轮、双联行星齿轮、内齿圈和行星架,所述太阳轮与所述转子固定连接,所述双联行星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行星架,所述双联行星齿轮包括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和所述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直径,所述内齿圈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的减速比为6.5至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嵌套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设有连接孔和位于所述连接孔内壁的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材料为粉末冶金材料或塑料,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材料为粉末冶金材料、合金钢或碳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材料为粉末冶金材料或合金钢,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材料为合金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到所述中轴的轴线的最大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的直径小于所述电机的外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与所述转子的固定方式为螺栓连接或一体包塑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第一外圆部和第一内圆部,所述第一外圆部和所述第一内圆部限定出第一环形腔,所述定子包括第二外圆部和第二内圆部,所述第二外圆部和所述第二内圆部限定出第二环形腔,所述第一内圆部嵌套于所述第二环形腔,所述第二外圆部嵌套于所述第一环形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承的数量为一,并为单列球轴承、含油轴承或双列球轴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设有朝向所述外壳的第一挡圈,所述外壳设有朝向所述转子的第二挡圈,沿所述中轴的轴向,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二挡圈至少部分交错,所述转子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封脂腔,所述减速机构位于所述封脂腔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圈位于所述第一挡圈与所述中轴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圈位于所述第二挡圈与所述中轴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圈朝向所述外壳的端面设置有容纳槽,部分所述第二挡圈位于所述容纳槽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绕组,所述绕组采用截面为非圆形的铝导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材质为铁氧体。
18.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76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