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平台及双叶轮风力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7217.0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3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伟;王继伟;王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际联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00 | 分类号: | F03D80/00;F03D13/20;B66B5/16;B66B11/02;B66B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白袖龙 |
地址: | 1011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平台 叶轮 风力发电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升降平台及双叶轮风力发电机,升降平台包括承载导向系统、主厢体机构和电控系统,承载导向系统沿分支塔筒的延伸方向延伸,电控系统设于主厢体机构内,以控制主厢体机构沿承载导向系统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双叶轮风力发电机,其升降平台通过设置承载导向系统,并且在主厢体机构内部设置电控系统,以控制主厢体机构沿承载导向系统移动,这样主厢体机构可以适应不同倾斜程度的承载导向系统,使主厢体机构运动,进而可以使升降平台适应于不同倾斜角度的分支塔筒,使分支塔筒具备自动运输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设备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平台及双叶轮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风电机组装机规模的迅速发展,主流风电机组机型的单机容量也在不断增大同时也有从单叶轮风机进而发展到双叶轮风机的趋势。在双叶轮风机中,叶轮通过分支塔筒与主塔筒连接,在分支塔筒内,由于设备受限,分支塔筒的结构无法满足现有的升降设备,由此只能通过攀爬、拖拽牵引等纯人工方式进行。因此,适用于分支塔筒的升降设备的设计,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升降平台及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升降设备无法满足攀爬、运输的缺陷,以达到攀爬容易、运输方便、设计简单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设于分支塔筒,所述分支塔筒呈倾斜状延伸,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承载导向系统、主厢体机构和电控系统,
其中,所述承载导向系统沿所述分支塔筒的延伸方向安装于所述分支塔筒上,所述电控系统设于所述主厢体机构内,以控制所述主厢体机构沿所述承载导向系统移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平台,所述主厢体机构包括:
厢体;
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设于所述厢体内,所述驱动系统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以驱动所述厢体沿所述承载导向系统移动;
支撑导向系统,所述支撑导向系统与所述厢体连接,所述支撑导向系统与所述承载导向系统配合,以限定所述厢体运动轨迹。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平台,所述厢体的下表面具有与所述承载导向系统相同的倾斜角度,以适于沿所述承载导向系统移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平台,所述厢体包括:
架体;
框架底板,所述框架底板设于所述架体底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平台,所述厢体还包括称重踏板,所述称重踏板与所述架体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平台,所述架体上安装有厢体围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平台,所述主厢体机构还包括:
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于所述称重踏板下,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平台,所述承载导向系统包括有轨道,所述轨道为工字轨道,所述轨道沿所述分支塔筒延伸。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平台,所述承载导向系统具有齿条,所述齿条沿所述主厢体机构的运动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平台,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齿轮和齿条背轮,所述动力装置一方面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另一方面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条夹设于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背轮之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平台,所述支撑导向系统包括: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对应设置在框架底板上与相应轨道配合的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平台,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际联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际联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7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