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机储液罐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3456.9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3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贾洪亮;叶钜文;潘国华;陈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金瑞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F25B4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陈妍璧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储液罐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储液罐的生产工艺,包括:将下盖压至管体的其中一管口,通过伺服机构对焊头加压使焊头贴近下盖与管体之间的接触面,并同步通入电流至下盖与管体之间的接触面以产生电阻热来使两者焊接;将分离板和过滤网分别压装进管体内的不同位置;以弯管的折弯部为界,将折弯部的一侧依次穿过下盖、分离板的第一通孔,并在弯管与下盖的连接处将两者焊接固定;将直管穿过上盖的第二通孔后焊接使两者相互固定;将上盖压至管体的另一管口,通过伺服机构对焊头加压使焊头贴近上盖与管体之间的接触面,并同步通入电流至上盖与管体之间的接触面以产生电阻热来使两者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储液罐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储液罐作为空调系统中的重要部件,适用于压缩机吸气端,其作用在于吸入经空调制冷循环的冷媒,将其过滤后输送至压缩机压缩腔内,进行下一轮的制冷循环。由于经过制冷循环,冷媒中混入少量冷冻机油及杂质,另外受到周边低温环境的影响,冷媒冷凝成小液滴。通过储液罐,将杂质过滤,同时将油液滴、冷媒液滴雾化,再次进入制冷循环,避免杂质进入压缩机内部而造成卡死压缩机及压缩液体的情况发生。
储液罐的生产加工过程需要对其各个部件进行组装并使用电阻焊焊接成一个完整的储液罐,而目前常用的储液罐电阻焊焊接工艺,使用气压机构对焊头加压使焊头接触工件进行焊接,但由于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气压不稳的现象,容易影响焊接质量,导致出现较多残次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良品率高的压缩机储液罐的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缩机储液罐的生产工艺,所述储液罐包括管体、上盖、下盖、直管、弯管、分离板和过滤网,所述分离板和所述过滤网的外径与所述管体的内径相等,所述下盖和所述分离板具有供所述弯管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上盖具有供所述直管穿过的第二通孔;
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下盖压至所述管体的其中一管口,通过伺服机构对焊头加压使焊头贴近所述下盖与所述管体之间的接触面,并同步通入电流至所述下盖与所述管体之间的接触面以产生电阻热来使两者焊接;
S2、将所述分离板和过滤网分别压装进管体内的不同位置;
S3、以所述弯管的折弯部为界,将折弯部的一侧依次穿过下盖、分离板的所述第一通孔,并在弯管与下盖的连接处将两者焊接固定;
S4、将所述直管穿过上盖的所述第二通孔后焊接使两者相互固定;
S5、将所述上盖压至所述管体的另一管口,通过伺服机构对焊头加压使焊头贴近所述上盖与所述管体之间的接触面,并同步通入电流至所述上盖与所述管体之间的接触面以产生电阻热来使两者焊接,即生产得到压缩机储液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S1前,使用激光切割得到所述管体。
进一步地,使用倒角机对激光切割后的管体两端内壁进行倒角,所述倒角机的倒角刀为锥形结构且锥形尖端对准所述管体两端内壁,以使所述管体两端部形成自内向外的斜面。
更进一步地,倒角后的管体被传送至拍照检测设备以检测管体的长度、管径、倒角斜度是否达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S2中,沿着管体的周侧且与管口平行的方向在所述管体上压制四圈槽,以使在管体内壁相应地形成四圈凸起,所述凸起分别位于所述分离板的两端和所述过滤网的两端以固定所述分离板和所述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金瑞五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金瑞五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34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