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领域驱动设计对运维平台进行设计建模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41833.5 | 申请日: | 202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6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承轶青;贺敬伟;程伟华;刘小磊;戚林成;章路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0;G06F16/2455;G06V20/20;G06F40/166 |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领域 驱动 设计 平台 进行 建模 方法 | ||
1.一种基于领域驱动设计对运维平台进行设计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划分领域:
通过运维平台业务专家获取整个运维平台的真实业务细节并与专家统一通用语言,然后通过真实业务细节梳理出整个业务流程,由运维平台业务专家进行核对,确定运维平台的基本作用和业务范围,然后通过领域驱动设计技术对运维平台进行架构划分,得到核心域、支撑域和通用域,继续划分得到接口层、访问层、业务层、领域层、外部访问层和基础层;
S2、建模处理:
根据业务平台的业务类型、流程和规则确定多个领域对象,然后对各个领域对象进行业务划分得到子域和业务最小边界,并基于各个领域对象的子域和业务最小边界,在所述领域层对各个领域对象通过三维建模技术结合输入数据和嵌入式脚本语言,创建与设备相互映射的虚拟设备,得到各个领域的最小子域模型,然后根据最小子域模型的数据特征,预设相对应的基础设施层数据库,并根据基础设施层中存储数据的类型,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分类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
S3、数据完善:
对每个最小子域模型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内容包括最小子域模型的属性名称、属性定义和特殊备注,并为每个最小子域模型确定维护角色,使得维护角色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对所需维护的每个最小子域模型进行准确性负责,以确定维护的职责边界,同时整理出多个最小子域模型之间的关联,然后识别真实运维场景,将每个流程以流程图的方式清晰的画出来,并将运维平台中资源状态的变化以状态变迁图的方式画出来,便于基于场景和变更来控制配置项状态的变更,并将这些数据在模型中进行关联编辑,并将热点用颜色标识出来,同时在数据库中进行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领域驱动设计对运维平台进行设计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接口层用于提供面向外部接口声明和DTO对象,所述访问层用于提供HTTP访问入口,所述领域层用于提供DMO、VO、事件、数据访问对象,核心是按照领域进行分包,领域内高内聚,领域间低耦合,所述领域层和业务层包含的业务用途不同,所述业务层可以组合不同领域业务,并且可以增加流控、监控、日志和权限控制切面,相较于领域层更为丰富,提供BO对象,所述外部访问层用于在这个模块中调用外部RPC服务,解析返回码和返回数据,所述基础层包含缓存工具、消息队列、分布式锁和消息发送的基本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领域驱动设计对运维平台进行设计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输入数据包括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和从设备存储器读取的数据,所述传感器设置于设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领域驱动设计对运维平台进行设计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在流程图的绘制过程中,行作为角色,列作为阶段,而在每个阶段中,运维平台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将改变进行记录,方便后续人员在做相应的流程实现的过程中,控制这类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领域驱动设计对运维平台进行设计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进行颜色标识的过程中,使用标准的事件风暴便利贴颜色,所述标准的事件风暴便利贴颜色包括:蓝色、粉色长条、紫色长条和绿色,所述蓝色指代动作/命令,所述粉色长条代表系统,所述紫色长条代表策略/最终的业务约束,所述绿色代表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领域驱动设计对运维平台进行设计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统一通用语言时要避免二义性,使用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定语语句来更加详细的描述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18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