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陆缘分类的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41465.4 | 申请日: | 202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4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龚承林;张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国 |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缘分 海底 扇富砂性 风险 评价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陆缘分类的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根据地震资料获取目标海底扇的地质年代,根据所述目标海底扇的地质年代判断所述目标海底扇的形成气候背景期为冰室气候期或温室气候期;
步骤S2,识别所述目标海底扇形中地层地震反射由连续反射陡变为杂乱反射且坡度由平坦转折为陡倾的陆架坡折点,将所述目标海底扇形成发育时期所对应的起始陆架坡折点和末期陆陆架坡折点之间的系列陆架坡折点连线,以获取所述目标海底扇形的陆架坡折迁移轨迹;
步骤S3,结合所述气候背景期和所述陆架坡折迁移轨迹进行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陆缘分类的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
步骤S31,根据所述陆架坡折迁移轨迹判别所述目标海底扇形的沉积物供给条件以及陆架可容空间条件;
步骤S32,结合所述气候背景期、所述沉积物供给条件以及所述陆架可容空间条件三者进行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陆缘分类的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包括:
步骤S311,以起始陆架坡折点为坐标原点建立陆架坡折迁移轨迹坐标系,X轴代表陆架坡折沿水平方向运动,其中向盆地进积为正,而向陆地方向退积则为负,Y轴代表陆架坡折沿垂直方向运动,其中向上加积为正,向下底积为负;
步骤S312,判断陆架坡折迁移轨迹的轨迹类型;
步骤S313,若所述陆架坡折迁移轨迹为上升轨迹,则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陆架坡折加积速度:
dy为所述起始陆架坡折点和所述末期陆架坡折在Y轴上垂直投影之间的实际距离陆架坡折加积距离,T为所述陆架坡折迁移轨迹地质年龄;Ra为陆架坡折加积速度;
步骤S314,根据所述陆架坡折加积速度判别所述目标海底扇形的沉积物供给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陆缘分类的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包括:
步骤S315,若所述陆架坡折迁移轨迹为下降轨迹,则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陆架坡折进积速度:
dx为所述起始陆架坡折点和所述末期陆架坡折点在X轴上水平投影之间的实际距离陆架坡折进积距离,Rp为陆架坡折进积速度;
步骤S316,根据所述陆架坡折进积速度判别所述目标海底扇形的沉积物供给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陆缘分类的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4中所述目标海底扇形的沉积物供给条件的判别设定为:Ra150m/My,所述目标海底扇为高速沉积物供给的高Qs;
Ra150m/My,所述目标海底扇为低速沉积物供给的低Qs;
步骤S316中所述目标海底扇形的沉积物供给条件的判别设定为:Rp10km/My,所述目标海底扇为高速沉积物供给的高Qs;
当Rp10km/My时,所述目标海底扇为低速沉积物供给的低Q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陆缘分类的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还包括:
步骤S317,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陆架坡折迁移轨迹的角度:
其中,Tse为陆架坡折迁移轨迹的角度;
步骤S318,根据所述陆架坡折迁移轨迹的角度判别所述陆架可容空间条件。
7.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基于陆缘分类的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8中的判别设定为:
-2°Tse1°,所述目标海底扇为下降型陆架可容空间的高δa;
1°Tse4°,所述目标海底扇为缓慢上升型陆架可容空间的中δa;
4°Tse130°,所述目标海底扇为快速上升型陆架可容空间的低δ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14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