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任务监听的加固机多机系统及冗余设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40094.8 | 申请日: | 202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5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润东;李永洲;任续津;苏建忠;邹磊;徐超;冯清江;沈人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张国虹 |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任务 监听 加固 机多机 系统 冗余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任务监听的加固机多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控制管理单元和多台加固机,控制管理单元包括相连接的串口服务器模组和报警显示模组;
串口服务器模组通过串口线与各加固机连接,用于接收对外任务交互的信息和对加固机进行任务调配;
报警显示模组通过两组双冗余CAN总线与各加固机连接,以进行实时状态获取和控制裁决;
各加固机通过两组双冗余CAN总线向控制管理单元的报警显示模组发送心跳信息和故障信息,以使控制管理单元将控制对象切换至正常工作加固机上;
两组双冗余CAN总线包括状态总线和控制裁决总线,所述状态总线用于运行状态通知;所述控制裁决总线用于各加固机与控制管理单元之间构建响应机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任务监听的加固机多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包括与CPCI总线连接的电源模块、主板模块及CAN通讯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加固机内模块的电制转换;主板模块用于任务主程序运行和状态报文转发;所述CAN通讯模块用于提供CAN接口,以与两组双冗余CAN总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任务监听的加固机多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还包括通过串口线与串口服务器模组连接的串口通讯模块,通过串口通讯模块提供对外任务的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任务监听的加固机多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包括扩展功能模块,通过扩展功能模块以预留扩展空间和进行单机定位授时。
5.一种基于任务监听的加固机冗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控制管理单元向多个加固机按预先任务分配下发配置信息;
通过每个加固机接收配置信息并连续多次向控制管理单元反馈心跳信息;
通过控制管理单元判断各单元工作状态,
若控制管理单元判断加固机工作状态正常,控制管理单元和加固机进入监听状态;
若控制管理单元判断加固机工作状态异常,控制管理单元通过报警显示模组进行故障显示和裁决,启用其他正常加固机进入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管理单元和加固机进入监听状态后,通过每个加固机向控制管理单元发送心跳报文或故障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任务监听的加固机冗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加固机向控制管理单元进行心跳报文和故障报文过程中,若其中的任意加固机出现异常信息,控制管理单元显示故障信息,并将控制对象切换至正常加固机上,正常加固机接管任务,以完成多机热备和任务交互不中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任务监听的加固机冗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理单元和加固机进入监听状态后,根据监听结果进行控制裁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任务监听的加固机冗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管理单元和加固机进行监听状态时,通过模块自检和心跳检测实现状态检测;所述模块自检包括对CPU状态、I/O状态、内存状态、进程、任务状态、通信状态的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任务监听的加固机冗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裁决时通过裁决程序对故障检测及故障处理机制进行表决;裁决程序在收到故障后根据已设定好的故障处理流程对故障进行一系列处理,故障处理包括故障关联、识别、定位、失效判断,然后根据判断结果进行表决;控制裁决时针对加固机工作状态进行裁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任务监听的加固机冗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固机进行状态监听发送心跳报文或进行主动巡检发送故障查询报文时,若遇到故障,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控制管理单元的报警显示模组,报警显示模组进行故障显示和根据裁决程序故障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未经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00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导弹圆筒舱段的装配工装
- 下一篇:一种高效可控气相短切碳纳米管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