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水力可变级小压降强冲击震荡工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39733.9 | 申请日: | 202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0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祝效华;石昌帅;程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14 | 分类号: | E21B4/14;E21B34/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王杰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射频 识别 水力 可变 级小压降强 冲击 震荡 工具 | ||
1.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水力可变级小压降强冲击震荡工具,由转换接头(1),碟簧上支座(2),碟簧外壳(3),碟簧组(4),多级活塞轴(5),上活塞套(6),径向封堵环B(7),双母扣活塞套(8),双公扣活塞套(9),径向封堵环A(10),双母扣下活塞套(11),端面活塞(12),冲击下接头(13),动力外壳(14),动力轴端帽(15),大扭力涡轮(16),动力轴(17),下接头(18),转动阀(19),轴承支撑环(20),涡轮专用轴承(21),O型密封圈A(22),O型密封圈B(23),O型密封圈C(24),O型密封圈D(25)组成;其技术特征在于:转换接头(1)通过锥形螺纹与多级活塞轴(5)连接;碟簧外壳(3)通过锥形螺纹与碟簧上支座(2)、上活塞套(6)连接;碟簧外壳(3)与转换接头(1)中间安装有碟簧组(4);双母扣活塞套(8)通过锥形螺纹分别与上活塞套(6)、双公扣活塞套(9)相连;双母扣下活塞套(11)通过锥形螺纹与冲击下接头(13)、双公扣活塞套(9)相连;端面活塞(12)与多级活塞轴(5)通过螺纹连接,与冲击下接头(13)之间有O型密封圈A(22);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水力可变级小压降强冲击震荡工具,其技术特征在于:钻井液经由转换接头(1)、多级活塞轴(5)内腔,驱动大扭力涡轮(16),所述大扭力涡轮(16)带动动力轴(17)旋转,同时与动力轴(17)相连接的转动阀(19)与下接头(18)内孔实现面积交替,工具内腔压力发生增大和降低交替变化;腔内压力增加时,钻井液作用于在端面活塞(12)上,带动多级活塞轴(5)压缩碟簧组(4),当腔内压力下降时,碟簧组(4)弹性势能被释放,产生冲击;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水力可变级小压降强冲击震荡工具,其技术特征在于:投入带有RFID标签的可溶小球,泵送至所述工具,当可溶小球经过径向封堵环A(10)时,径向封堵环A(10)将发生轴向运动,此时多级活塞轴(5)上对应的环周小孔打开,压力作用面积增加,增大冲击力;再次投入RFID标签的可溶小球,多级活塞轴(5)上与径向封堵环B(7)对应的小孔打开,进一步增大压力作用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水力可变级小压降强冲击震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扭力涡轮(16)数量一般为1~3个,同向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水力可变级小压降强冲击震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活塞轴(5)的级数和径向封堵环(7)(8)的数量一般为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水力可变级小压降强冲击震荡工具,其特征在于:径向封堵环A(8)、径向封堵环B(7)与多级活塞轴(5)之间安装有O型密封圈C(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水力可变级小压降强冲击震荡工具,其特征在于:当投入带有RFID标签的可溶小球后,可控制改变泵压不改变冲击力,也可实现泵压不变增强冲击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水力可变级小压降强冲击震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RFID标签的可溶小球在射频手信号识别后可采取原位溶解和返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水力可变级小压降强冲击震荡工具,其特征在于:径向封堵环A(8)、径向封堵环B(7)上安装有RFID信号所接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97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55μm脉冲激光器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换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