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泊车自动充电智慧停车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7808.X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7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银;莫冲;楼珍珍;叶步云;曾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5/00 | 分类号: | G07F15/00;G07F15/12;G07F9/00;E04H6/42;E04H6/08;G07B15/02;G08G1/14;A62C3/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王琦 |
地址: | 51803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泊车 充电 智慧 停车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泊车自动充电智慧停车系统及方法,包括油车停车区,所述油车停车区一侧设置有电车停车区,且电车停车区一侧设置有停车缓冲区,停车缓冲区一侧设置有运营调度中心,所述油车停车区内部设置有若干普通停车位,所述电车停车区包括电动车专用灭火模块、充电停车位、网关载车模块、泊车机器人模块、充电插头模块、充电插座模块、第一指令发送模块和第一定位锚点模块,本发明实现了自动泊车和自动充电双自动化,提升了停车效率,简化了充电过程,通过网关载车板的使用将充电枪与充电位分离,一方面提高充电接口的适配率,另一方面通过停车位的调度提高充电位的使用率,提升了停车场充电桩的投资收益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智慧停车场智慧停车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泊车自动充电智慧停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随时随地充电需求剧增,独立选址建设的公共充电桩难以适应电动汽车车主的日益增长的便捷高效充电的需求,一方面目前独立建设的公共充电桩资源分布有限,使用率低,充电桩运营企业面临无法盈利的难题;另一方面由于公共充电桩分布过少,充电时间过长,且存在油车占位导致不可用的各种问题,导致大部分城市电动汽车车主仍然处于私人充电桩夜间自用充电模式,出行前要计算剩余公里数是否满足来回需求,导致充电桩企业与客户双面焦虑;
根据调研,对车主来说最好的体验模式是:停车顺带充电,而不是为了充电花时间停车,因此,将充电桩与智慧停车融合建设应运而出,而单纯的融合建设仍然存在油车占位及电动汽车充电完成占位的痛点,通过一种自动泊车自动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来提升车主体验,提升充电桩效率的需求就出现了;
自动泊车自动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泊车和自动充电双自动化,避免了车主在停车场自行寻找充电车位的麻烦,同时运营软件统一调度充电停车位的使用,避免了油车占位及电动汽车充电完成后不能及时驶离的问题,提高了充电桩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泊车自动充电智慧停车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泊车自动充电智慧停车系统,包括油车停车区,所述油车停车区一侧设置有电车停车区,且电车停车区一侧设置有停车缓冲区,停车缓冲区一侧设置有运营调度中心。
优选的,所述油车停车区内部设置有若干普通停车位。
优选的,所述停车缓冲区包括待停车位、第二指令发送模块和第二定位锚点模块。
优选的,所述电车停车区包括电动车专用灭火模块、充电停车位、网关载车模块、泊车机器人模块、充电插头模块、充电插座模块、第一指令发送模块和第一定位锚点模块,充电停车位后部设有车挡式充电接头,充电接头设有第一定位锚点模块可适配网关载车模块上充电插头模块自动接入,充电接头可通过APP操作充电或停止充电,且泊车机器人模块可按照运营调度中心的调度将载有电动汽车或燃油汽车的网关载车模块放入或运出系统分配的停车位,并可根据充电区充电接头的第二定位锚点模块位置将网关载车模块准确放置在固定位置,确保网关载车模块上的充电插头模块能自动准备插入接头。
优选的,所述网关载车模块上停放汽车,网关载车模块及上面停放的车辆通过泊车机器人模块运载至分配的车位或从停放的车位运载至取车点,网关载车模块侧面配有充电插座模块,且充电插座模块上设置有2-3种国内和国际标准充电枪,适配大部分汽车充电口插接,充电枪与网关载车模块尾部充电插头电气连通,网关载车模块上有固定二维码,车主通过APP扫描二维码登记将车辆和网关载车模块绑定,进行远程操控启动充电、停止充电、取车等操作。
优选的,所述运营调度中心包括无线通信模块、运营调度模块、AI算法模块、定位网络模块、指令接受模块和信息同步模块。
优选的,所述指令接受模块分别与第一指令发送模块和第二指令发送模块建立数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78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