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驾驶汽车测试模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5796.7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9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峰;于伟光;朱媛媛;杨海思;熊维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驾驶 汽车 测试 模拟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测试模拟装置,用于模拟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环境,包括具有路面槽的车道、放置在车道上的模拟故障物、载重横梁、横向运动直线电机运行轨道和横向运动直线电机、中央驱动直线电机、分别放置在中央驱动直线电机两侧的左轨道、右轨道,载重横梁通过路面槽与中央驱动直线电机连接,中央驱动直线电机为所述模拟故障物沿车道纵向运动提供动力,横向运动直线电机为所述模拟故障物沿车道横向运动提供动力。本发明的模拟与现实生活场景更为贴近的多种场合,免去真人测试员的陪同,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此外,对障碍物的速度、加速度及方向等更加精确地模拟,可以对无人驾驶汽车测试提供更多具有参考意义的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驾驶汽车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以检测无人驾驶汽车避障性能的故障物运行轨道测试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是伴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和兴起的专业领域,也是衔接无人驾驶汽车研发与商业化的重要渠道。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推进,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成了大众关心的一大热点。无人驾驶汽车可自动识别交通指示牌和行车信息,具备雷达、相机、全球卫星导航等电子设施,并安装同步传感器。车主只要向导航系统输入目的地,汽车即可自动行驶,前往目的地。在行驶过程中,汽车会通过传感设备上传路况信息,在大量数据基础上进行实时定位分析,从而判断行驶方向和速度。但是,随着各种技术在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方面的不断融合,无人驾驶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和复杂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更高效、更全面、更安全的测试装备。目前国内外在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时大多是让真人测试员留在无人驾驶汽车中陪同测试。这种测试方法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对于真人测试员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模拟实际道路的路况为无人驾驶车辆提供一种测试环境是无人驾驶汽车性能测试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于无人驾驶车辆来说,需要测试其面对不同故障物在道路上不同运动曲线时的应变能力。当前该领域的测试方法及技术条件尚未成熟,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系统中,故障物运动轨迹大多是固定的,无法模拟实际道路的路况,故无法很好地测试无人驾驶汽车的实际操作性能。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测试模拟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无人驾驶汽车测试提供模拟装置,用以模拟与现实生活场景更为贴近的多种场合,同时模拟故障物的匀速、加速、减速、改变车道等多种情况,如此免去真人测试员的陪同,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此外,对障碍物的速度、加速度及方向等更加精确地模拟,可以对无人驾驶汽车测试提供更多具有参考意义的数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测试模拟装置,用于模拟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环境,包括具有路面槽的车道、放置在车道上的模拟故障物、载重横梁、设置在载重横梁上的横向运动直线电机运行轨道和设置在横向运动直线电机运行轨道的横向运动直线电机、放置在车道中央路面以下的中央驱动直线电机、分别放置在中央驱动直线电机两侧的左轨道、右轨道,所述左轨道和右轨道安装在车道两侧的路面之下,通过路面槽与所述载重横梁连接,为载重横梁提供运行轨道,所述载重横梁通过路面槽与中央驱动直线电机连接,所述中央驱动直线电机为所述模拟故障物沿车道纵向运动提供动力,所述横向运动直线电机为所述模拟故障物沿车道横向运动提供动力。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横向运动直线电机包括横向运动直线电机定子、横向运动直线电机动子、转向力矩电机、横向运动直线电机运行轨道。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横向运动直线电机运行轨道为载重横梁上的横向驱动直线电机定子、动子以及转向力矩电机提供运行轨道,从而为其上的故障物提供横向运动轨道。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拟故障物可模拟汽车、自行车、人、牲畜等故障物。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央驱动直线电机、安装在载重横梁上的横向驱动直线电机定子、动子以及转向力矩电机被配置为共同驱动,从而实现模拟故障物在路面上的各种运动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57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