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菌丝体或菌体及其应用、及利用其选育菌株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32064.2 申请日: 2021-12-14
公开(公告)号: CN114292774A 公开(公告)日: 2022-04-08
发明(设计)人: 陈俊升;陈灼湖;刘炳珠;刘茂花;林小敏;郑毅伟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15/01;C12N13/00;C12P19/28;C12R1/56
代理公司: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代理人: 黄益澍
地址: 363900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菌丝体 菌体 及其 应用 利用 选育 菌株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菌丝体或菌体及其应用、及利用其选育菌株的方法。所述菌丝体或菌体为在菌株发酵生产过程中的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快速增长累积阶段中末段的发酵液中获得的菌丝体或菌体。本发明获得的菌丝体或菌体在应用于耐自身代谢产物的淡紫灰链霉菌菌株选育时,筛选到中生菌素高产菌株,所述高产菌株的产业化发酵生产水平可大幅度提高,极大地降低了中生菌素产业化生产成本,为生物农药中生菌素的市场需求奠定了基础,并且满足了绿色生态农业大范围大规模飞防用药等领域的扩展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丝体或菌体及其应用、及选育耐受自身代谢产物的菌株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全世界农林生产过程中;每年因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在三分之一以上。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300万起化学农药中毒事件。在发展中国家,全球每年因食用农药污染食品引起集体中毒事件大约1650起。因此,大力发展安全、低毒和无毒、低蓄积和无蓄积、不污染环境的生物农药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和全球共识。

中生菌素(化学名:1-N甙基链里定基-2-氨基L-赖氨酸-2脱氧古罗糖胺;分子式:C19H34O8N8;分子量:502.0)是一种新型农用抗生素类生物农药,其应用属于杀菌剂类别,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它的产生菌是从海南岛的土壤中分离得到,命名为淡紫灰链霉菌海南变种(Streptomyces lavendulae var.hainanensis),保藏号为CGMCC No.1026。作为一种农用抗生素生物农药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丝状真菌具有强烈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其通过抑制病原细菌蛋白质的肽键生成,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对真菌可抑制菌丝的生长、抑制孢子的萌发,起到防治真菌性病害的作用;对水稻白叶枯病,白菜软腐病,苹果轮纹病和苹果叶斑病等具有良好的防效作用,而对人畜类低毒安全,与环境相容友好。

因此,提高中生菌素产业化发酵水平,实现中生菌素产业化节能降耗的同时扩大中生菌素原药产能,扩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中生菌素的市场占有率,为人类的食品健康事业添砖加瓦,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中生菌素产业化发酵生产至今已有20年的时间,但实验室研究及产业化发酵生产过程中受到发酵生产过程中的中生菌素产生菌自身代谢产物,诸如葡萄糖效应、自身次级代谢产物中生菌素等诸多单因素和多因素的阻遏和反馈抑制调节,使得中生菌素发酵生产水平无法进一步提高,生物效价在8000μ/ml-12000μ/ml之间徘徊,使得中生菌素母药产品的含量无法进一步提高,限制了生物农药中生菌素母药及其制剂的市场供给需求及在大范围大区域综合应用的飞防等领域延伸扩展使用。

基于此,期望从中生菌素产生菌入手,筛选耐受自身次级代谢产物中生菌素及其它自身代谢产物的中生菌素高产菌株并应用于产业化发酵生产,实现提高绿色生产资料中生菌素产业化发酵生产水平,获得大量全水溶的中生菌素高含量母药,满足快速发展的绿色生态农业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菌丝体或菌体及其应用、及利用其选育菌株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从中生菌素产生菌入手,筛选耐受自身次级代谢产物(如中生菌素)及其其它自身代谢产物的中生菌素高产菌株并应用于产业化发酵生产,实现提高绿色生产资料中生菌素产业化发酵生产水平,获得大量全水溶的中生菌素高含量母药,满足快速发展的绿色生态农业。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菌丝体或菌体,所述菌丝体或菌体为在菌株发酵生产过程中的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快速增长累积阶段中末段的发酵液中获得的菌丝体或菌体。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菌株为淡紫灰链霉菌,优选地,为淡紫灰链霉菌海南变种(Streptomyces lavendulae var.hainanensis);更优选地,为保藏编号为CGMCCNO.1026或CGMCC 61906的淡紫灰链霉菌海南变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2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