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菌丝体或菌体及其应用、及利用其选育菌株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32064.2 | 申请日: | 202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2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升;陈灼湖;刘炳珠;刘茂花;林小敏;郑毅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5/01;C12N13/00;C12P19/28;C12R1/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黄益澍 |
| 地址: | 3639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丝体 菌体 及其 应用 利用 选育 菌株 方法 | ||
1.一种菌丝体或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丝体或菌体为在菌株发酵生产过程中的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快速增长累积阶段中末段的发酵液中获得的菌丝体或菌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丝体或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为淡紫灰链霉菌,优选地,为淡紫灰链霉菌海南变种(Streptomyces lavendulae var.hainanensi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丝体或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满足以下条件的一种或多种:
发酵温度为26℃-35℃;
空气通气量0.5V/VM-1.5V/VM;
发酵罐搅拌转速50rpm-200rpm;
发酵培养周期为3天-10天;
所述发酵所使用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包括:葡萄糖4.0%-15.0%,玉米淀粉1.0%-6.0%,玉米粉0.5%-7.5%,黄豆粉3.0%-12.0%,氯化钠0.2%-1.6%,氯化铵0.1%-1.8%,碳酸钙0.2%-1.6%,磷酸二氢钾0.01%-0.13%,硫酸镁0.01%-0.16%,pH6.0-7.0,所述%为质量体积百分比。
4.一种选育耐受自身代谢产物的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选取的出发菌株发酵,获得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快速增长累积阶段中末段的发酵液并制备菌体滤液;
步骤S2:获得同一批次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增长停滞阶段末段的发酵液,过滤获得滤液,所述滤液再经过浓缩优选减压浓缩得到含底物因子的浓缩发酵液;
步骤S3:制备含浓缩发酵液的筛选培养基;
步骤S4:将所述菌体滤液涂布、培养在所述筛选培养基上,筛选得到耐受自身代谢产物的菌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培养基为底物因子的梯度浓度培养基,所述梯度浓度培养基中生菌素的生物效价最大值为20000~50000μ/ml;例如为30000μ/ml;和/或,
所述生产快速增长累积阶段中末段还原糖15~20g/L,优选18~19g/L;氨基氮1.2~1.5mg/L,优选1.3~1.4mg/L;总磷25~30mg/L,优选28~29mg/L;菌浓27~30%,优选28~29%;pH 6.5-7.0;
和/或,所述生产快速增长累积阶段中末段中生菌素效价为6000~10000μ/ml优选7000~8000μ/ml;和/或,
所述生产增长停滞阶段末段还原糖5~7g/L,氨基氮0.6~0.9mg/L,总磷8~12mg/L,菌浓25~27%,pH6.8-7.0;
和/或,所述生产增长停滞阶段末段中生菌素效价为10000~12000μ/m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
所述菌体滤液在无菌条件下通过以下方式获得:使发酵液的菌丝体与发酵液的培养基剥离分散,以无菌棉花为过滤介质的布氏漏斗进行常温下自然过滤,获得菌体滤液;
和/或,所述含底物因子的浓缩发酵液在无菌条件下通过以下方式获得:使发酵液的菌丝体与发酵液的培养基剥离分散,以无菌棉花为过滤介质的布氏漏斗进行常温下自然过滤,获取的滤液再经过无菌的细菌漏斗过滤,获得含底物因子的浓缩发酵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浓缩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滤液置于装有过滤器的旋转蒸发仪内,在水浴温度<45℃,真空度-0.098Mpa,冷却水温度5℃-7℃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获得含底物因子的浓缩发酵液;所述浓缩发酵液与所述发酵液2的体积比优选为1:(5~10)例如1:5。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前还包括对所述菌体滤液进行诱变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20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