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平台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8698.0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8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帅;石凡鲁;王阿芹;李运华;陈鹏;张超;荣升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24 | 分类号: | B60L53/24;B60L53/1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赵中英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平台 电动汽车 充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平台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由两个低功率平台充电机内核并联组成的低压平台车载充电机以及电池管理系统BMS、VCU,在充电时,所述低压平台车载充电机通过充电枪以硬线方式连接充电桩并进行信号交互;所述低压平台充电机通过硬线连接至动力电池,用于将电能传递至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低功率平台充电机内核并联组成的低压平台车载充电机的方式来增加充电功率,使得在满足提高充电功率的基础上匹配低电压平台,保证了低电压平台电动汽车的充电安全;提高充电功率的基础上可以缩短充电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压平台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A00级别电动汽车逐渐受用户的欢迎,各大主机厂纷纷推出A00级别电动车,该级别的车辆动力电池电压平台基本在96V左右,基本都采用低功率(充电功率基本在2kw)的车载充电机进行充电,这种充电方式对于电池容量低的车辆,充电时间还可以接受。但是现有主机厂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会在一个车型上退出高低续航两个版本,在低续航版本中,采用低功率车载充电机模块在时间上可以基本满足要求,然而,对于续航里程长的车辆,电池容量达到15kw/h以上,如果还采用低功率的充电机进行充电,电池充满需要8h左右,充电时间较长,容易引起客户抱怨。但是如果采用高功率充电机或重新开发充电机,高功率版本的充电机电压平台与AOO级别电动车不匹配无法进行充电且重新开发充电机又会产生成本问题,基于此,本申请对A00级别电动车的充电系统进行改进从而满足对充电时间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压平台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可以减少长续航版本的充电时间,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可以实现用户的自主选择可以在不同需求下选择高功率或低功率充电,保证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压平台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由两个低功率平台充电机内核并联组成的低压平台车载充电机以及电池管理系统BMS、VCU,在充电时,所述低压平台车载充电机通过充电枪以硬线方式连接充电桩并进行信号交互;所述低压平台充电机通过硬线连接至动力电池,用于将电能传递至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低压平台车载充电还包括充电机控制器,所述充电机控制器用于分别BMS、VCU进行CAN通讯,用于交互充电控制指令信号。
所述充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每一个低功率平台充电机内核以驱动其工作;所述每个所述的低功率平台充电机内核与一个继电器串接后形成充电机内核模块,两个所述充电机内核模块并联后引出输入输出端子用于分别连接充电插座以及动力电池。
所述充电机控制器与人机交互模块连接,用于获取人机交互模块发来的两个低功率平台充电机内核工作模式并基于该工作模式来控制其工作。
所述充电机控制器在未获取到人机交互模块发来的两个低功率平台充电机内核工作模式时,进入默认工作模式,在默认工作模式下,控制驱动两个低功率平台充电机内核均处于工作状态。
所述充电机控制器与充电机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充电机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两个低功率平台充电机内核在工作状态下的温度数据,在车载充电机中两个低功率平台充电机内核任一温度大于T1℃时,则将温度大于T1℃的低功率平台充电机内核关闭工作。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与电池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电池的温度数据,当电池的温度大于设定阈值T2℃时,则限制车载充电机的充电功率。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车载多媒体系统、仪表系统、总控系统和/或车联网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8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