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身翼面部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8509.X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3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郝璐;郭晓铛;张松靖;唐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17/10;B32B27/38;B32B9/00;B32B9/04;B32B27/06;B32B27/40;B32B33/00;B32B37/06;B32B37/10;B64F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晓宇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身 部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隐身翼面部件的制备方法,该翼面在边缘部位采用多层吸波复合材料,该多层吸波复合材料由两个或多个隐身功能层和一层屏蔽底层组成,各隐身功能层材料有着不同的电磁参数,该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多层吸波复合材料铺层固化前,按如下方法对多层材料的各层分别单独进行反射率检测;
设多层吸波复合材料中,除屏蔽底层外的隐身功能层的层数为n,标记由外向内依次为
第一步:准备标准参考板材料
选择厚度及电性能严格受控的各层标准材料作为标准参考介质板,要求标准参考介质板之间彼此严密贴合,根据铺层顺序,将各件标准参考介质板由外向内分别定义为
要求各y
第二步:将待测材料中的
第三步:对第二步中得到的包含
按照上述步骤完成各层材料电性能检测后,筛选出电性能满足部件要求的隐身功能层材料,按照常规方法在模具中进行铺层,完成隐身部件的加工成型;
所述的标准参考介质板在测试前已经完全固化且具有确定的厚度,其厚度有两个规格D1、D2且D1D2,其中,D1为实际成型工艺中介质层材料的厚度上限,D2为实际成型工艺中介质层材料的厚度下限;测试时,分别将厚度为D1、D2规格的参考介质板与吸波功能材料进行组合,测试得到反射率结果R1和R2,若R1和R2都满足预期的反射率指标,则确认吸波功能材料性能合格,筛选通过。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身翼面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标准参考介质板材料的尺寸形状为满足测试标准的正方形,在微波暗室中完成高精度测试。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身翼面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准参考介质板和屏蔽底板的平面尺寸大于反射率现场测量设备测试天线口面尺寸,所述待测材料的平面尺寸大于标准参考介质板的平面尺寸。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身翼面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同步移动标准参考介质板和屏蔽底板,对吸波功能材料上任意位置处逐点进行反射率测试。
5.一种隐身翼面部件的制备方法,该翼面在边缘部位采用了多层吸波复合材料,该多层吸波复合材料由两个或多个隐身功能层和一层屏蔽底层材料组成,各隐身功能层材料有着不同的电磁参数,该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多层吸波复合材料铺层固化前,按如下方法对多层材料的各层分别单独进行反射率检测;
设多层吸波复合材料中,除屏蔽底层外的隐身功能层的层数为n,标记由外向内依次为
第一步:确定结构厚度
根据常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完成复杂形状复合材料部件成型,通过解剖后,测定材料上
第二步:准备标准参考板材料
选择厚度及电性能严格受控的各层标准材料作为标准参考介质板,要求标准参考介质板之间彼此严密贴合,根据铺层顺序,将各件标准参考介质板由外向内分别定义为
要求各y
第三步:对结构中的核心隐身功能
a.制备出厚度规格为D1的标准参考介质层板,其铺层顺序为“y
b. 制备出厚度规格为d1的标准参考介质层板,其铺层顺序为“
第四步:材料电性能筛选
a.将待测的
测试时,选用厚度为d1的介质板I与厚度为D1的介质板II进行配合使用,测试出反射率R1;
测试时,选用厚度为d2的介质板I与厚度为D2的介质板II进行配合使用,测试出反射率R2;
b. 当上述材料反射率R1和 R2均合格时,认定所制备的复杂曲面外形结构件材料反射率合格;
重复上述步骤,完成结构内部每层材料的电性能筛选
最后,选用上述筛选后的材料按照常规方法完成结构件的制备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85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