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发动机转子用拆装装置、分解方法及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1104.3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4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覃莺;张静;蔡雪豪;冉源;曾振旋;卓武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发动机 转子 拆装 装置 分解 方法 装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用拆装装置,通过支撑组件从底部对发动机转子进行支撑;通过安装于支撑组件上的限位组件竖向向下抵贴发动机转子盘;通过沿发动机转子的周向间隔布设的至少三个拆装组件对发动机转子进行拆装;通过动力组件向拆装组件提供竖向活动的动力,以完成发动机转子的拆装;同时支撑组件、限位组件、拆装组件和动力组件结构简单,精度要求低,制造难度低。本方案通过至少三个拆装组件对发动机转子进行拆装,以使发动机转子在拆装过程中受力均匀,不易变形,同时限位组件的重量相对较小,使用时装配轻松,操作简单,不易与发动转子发生磕碰,且支撑组件、限位组件、拆装组件和动力组件结构简单,且没有精度要求,制造难度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装配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用拆装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航空发动机转子用拆装装置的航空发动机转子用分解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航空发动机转子用拆装装置的航空发动机转子用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转子常由多级盘装配而成,级间采用止口定位,止口为过盈配合,且过盈量大,因此,传统的航空发动机转子用拆装装置,通常采用拔卸器、压套与液压泵相互配合以进行发动机转子的分解和装配,然而,由于发动机转子具备质量轻、轮毂壁较薄且轮毂直径大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分解和装配方法时,分解和装配时的施力点远离过盈位置,易造成轮毂弯曲变形,装配时施力不均容易导致转子偏斜,使得转子无法装配到位而产生拉沟,对压套和拔卸器平面度(≤0.01)、垂直度(≤0.01)、同轴度(≤0.01)等要求高,拆装装置制造难度大,且液压泵、压套和拔卸器的体积大重量大,装配于发动机转子上后竖直高度大,超过单盘和转子的自身质量,导致拆装装置使用不便且容易与转子磕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用拆装装置、分解方法以及装配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航空发动机转子用拆装装置对发动机转子进行分解和装配时,容易施力不均而造成发动机转子变形,且航空发动机转子用拆装装置本身的精度要求高,制造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用拆装装置,包括用于从底部支撑发动机转子的支撑组件、安装于支撑组件上的用于通过竖向向下抵贴发动机转子盘以对发动机转子进行竖向限位的限位组件、竖向活动的用于分解或者装配发动机转子盘的拆装组件以及与拆装组件连接的用于提供竖向活动动力的动力组件,拆装组件沿发动机转子的周向间隔布设有至少3个,限位组件与拆装组件一一对应布设;通过将拆装组件布设于发动机转子盘的下方,再通过拆装组件竖向向上抵推发动机转子盘,完成发动机转子盘与发动机转子的分解;或者通过将拆装组件固定于支撑组件上并与限位组件连接,再通过拆装组件竖向向下拉动限位组件,以带动限位组件竖向向下抵压发动机转子盘,完成发动机转子盘装配于发动机转子上。
进一步地,动力组件包括用于提供并输送液压油的油泵、与油泵连通的用于分配液压油的油路分配器以及与油路分配器连通的用于输送液压油的输油管,输油管与拆装组件一一对应布设并相互连通用于将液压油输送至拆装组件内。
进一步地,拆装组件包括与输油管连通的用于分解发动机转子盘的分解油缸,分解油缸包括与输油管连通的分解油腔以及安装于分解油缸上的用于分解油腔进油后竖向向上抵推发动机转子盘的分解活塞。
进一步地,拆装装置还包括套设于分解活塞上的防护垫。
进一步地,拆装组件包括与输油管连通的用于装配发动机转子盘的装配油缸,装配油缸包括与输油管连通的装配油腔以及安装于装配油缸上并与限位组件连接的用于装配油腔进油后竖向向下拉动限位组件的装配活塞。
进一步地,动力组件还包括与油泵连接的用于显示油泵压力值的油压表。
进一步地,限位组件包括竖向穿设于支撑组件的限位杆、可活动地安装于限位杆上的用于竖向向下抵贴发动机转子盘的卡爪以及套设于限位杆上的用于限制卡爪竖向向上移动的限位螺母。
进一步地,拆装装置还包括用于套设于发动机转子盘上的保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1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冠叶片加工定位装夹夹具
- 下一篇:一种可自主导航的脑电控制电动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