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民航特种车限高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0673.6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3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谷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B7/06;G06V20/56;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林捷达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民航 特种 车限高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民航特种车限高检测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显示模块、摄像模块、检测识别模块、限高检测模块、警示模块,显示模块中的车载显示单元用于显示预警图像,摄像模块包括用于生成路景图的双目相机,条件获取单元用于生成数据表,条件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车辆是否需要进行启动限高检测模块进行限高检测,限高检测模块通过建立路景模型判断车辆是否会出现与限高检测位发生碰撞,并生成判断信号,警示单元根据判断信号进行警示控制和主动处理,达到警示驾驶员和主动控住的效果。本发明一种民航特种车限高检测系统,具有能够对限高进行准确检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民航特种车限高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交通的建设,很多特殊的路况下,需要设置限制措施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常见的为限速和限高措施,当车辆速度过快时,会造成车辆制动距离增加,在应对紧急情况时车辆不易快速制动,从而容易出现交通安全事故,在一般的交通道路行驶时,往往偶尔会出现车辆限高措施,例如在经过桥洞等高度受限的路段时会出现限高,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限高措施,常见的是民航特种车辆,由于飞机的机翼一般高度限定,在机场进行特殊作业的车辆需要进行限高,从而提高车辆在行驶时不易出现安全事故,对此对于车辆应对不同的情况的限高时,需要能够快速准确的对限高进行检测,从而准确判断车辆是否可以安全通过,对此一种能够对限高进行准确检测的系统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民航特种车限高检测系统,具有能够对限高进行准确检测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民航特种车限高检测系统,包括显示模块、摄像模块、检测识别模块、限高检测模块、警示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设置于车辆中控台上的车载显示单元,所述车载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和用于在显示屏上显示的预警图像;
所述摄像模块包括双目相机,所述双目相机用于对车辆行驶方向进行摄像并形成路景图;
所述检测识别模块包括条件获取单元、条件判断单元,所述条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包括车速信息、路况信息、限高信息、距离信息,所述车速信息表征车辆的实时速度值,所述路况信息表征车辆所在车道的信息,所述限高信息表征是否存在限高检测位,所述距离信息表征车辆与限高检测位之间的距离值,所述条件获取单元根据所述检测数据生成数据表,所述条件判断单元内配置有比对策略、距离阈值,所述比对策略根据所述数据表中的距离信息与距离阈值的比较判断,当所述距离信息小于或等于距离阈值时,所述条件判断单元生成检测信号并发送至限高检测模块;
所述限高检测模块包括路建模型单元、危险处理单元,所述路建模型单元内配置有模型策略,所述模型策略包括当限高检测模块接收到检测信号时调取所述路景图和数据表,根据所述数据表和路景图并根据数据表生成用于显示车辆行驶路况的路景模型,所述危险处理单元内配置有分析策略,所述分析策略包括根据路景模型分析车辆是否会出现与限高检测位发生碰撞的危险,并生成判断信号,若所述判断信号输出为0时表征不会出现碰撞,若所述判断信号输出为1时表征会出现碰撞,当所述判断信号为1时发送判断信号至警示模块;
所述警示模块包括主动单元、图显单元、播报单元,所述主动单元内配置有主动处理策略,所述图显单元包括于预警图像上显示的警示图标,所述播报单元包括设置于车辆中控台上的蜂鸣器,所述警示模块接收到判断信号时,所述主动处理策略对车辆进行主动控制,所述警示图标于预警图像上亮显,所述蜂鸣器进行蜂鸣播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条件判断单元内还配置有延时策略,所述距离信息包括延时距离和覆盖距离,所述覆盖距离与距离阈值相同,所述延时策略包括当车辆运动至延时距离时,所述条件判断单元生成预起信号并发送至限高检测模块,当车辆运动至所述覆盖距离时,所述条件判断单元根据比对策略生成检测信号并发送至限高检测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06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分类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爆破用防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