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磁致应变源的GeSn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17799.8 | 申请日: | 2021-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8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芳;陈芊羽;张吉涛;卢温翔;曹玲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33/12 | 分类号: | H01L33/1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高为宝 |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应变 gesn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光电子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有磁致应变源的GeSn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衬底层、驰豫层和有源区,有源区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n+型层、本征层和p+型层;驰豫层和有源区的材料均为GeSn;有源区为空心结构、且有源区内设置有应变源,应变源底部延伸至驰豫层,应变源周围及底面用绝缘层隔离其与有源区、驰豫层的接触。应变源还可以延伸至驰豫层底部,应变源外的绝缘层将其与有源区、驰豫层和衬底层隔开。应变源由超磁致伸缩材料组成。有源区顶部设置第一金属电极。驰豫层上设置第二金属电极。本发明通过应变源可以向有源区引入较大的张应变,最终可以提高应变GeSn发光二极管的光发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子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GeSn材料的带有磁应变源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摩尔定律的约束下,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不断增大且器件尺寸逐渐减小,集成电路中器件间的电连接开始出现物理极限。随着光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硅基光互联为解决芯片集成中电连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硅基光电子在光电探测器、调制器、开关、波导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但在高效发光光源方面进展却十分缓慢,究其原因为常用的VI族半导体Si、Ge、SiGe合金等均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导带中的载流子几乎分布在间接带隙能谷中,很难实现直接带隙间的发光复合,因此注入载流子的发光效率很低。
Ge的直接带隙EG,Г为0.8eV,间接带隙EG,L为0.664eV,因其直接带隙与间接带隙相差仅136meV受到广泛关注,Sn为负能带结构材料,GeSn合金半导体可以通过调节Sn的组分减小直接带隙,改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但由于Ge和Sn之间的固溶度非常低,并且晶格失配度较大(失配度ε=4.2%),导致Sn的偏析,使高Sn含量的GeSn较难获得,因此只依靠调节Sn的组分来实现GeSn合金带隙的变化比较困难。理论研究发现,引入应变也可以实现对GeSn合金带隙的调节,合理的应变有利于GeSn合金材料向直接带隙的转变。
理论研究指出,当GeSn合金中Sn组分为8at.%时,驰豫的Ge0.92Sn0.08合金中直接与间接带隙的导带能量差为EC,L-EC,Γ=0.02eV,自发发射(电子自高能态自发地跃迁到低能态同时发射出光的现象)速率为0.2×1026eV-1cm-3s-1,内量子效率为0.5%;引入0.85%的张应变Ge0.92Sn0.08合金比驰豫状态下带隙能量差增大至0.1eV,自发发射速率提高至2.2×1026eV-1cm-3s-1,内量子效率也增加至0.9%[Opto-Electronic Advances,9(1),pp.180004,2018]。张应变的引入促进了GeSn合金由间接带隙向直接带隙材料的转变,增强了合金材料的发光性能。
超磁致伸缩材料具有较大的磁致伸缩系数,磁致伸缩性能强、机电转换率高、响应速度快,是一种较理想的可调磁应变源。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形变量可通过改变材料的磁化状态进行调控,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TbmDy1-mFen,随着Tb和Fe之间含量的匹配,TbmDy1-mFen晶体颗粒的取向性可由15.8%增加到89.3%,达到晶体颗粒较高取向性,进而优化材料的磁致伸缩性能。在磁场强度为14000Oe,6MPa的预压力下,Tb0.3Dy0.7Fe1.98的磁致伸缩系数达到1550ppm[ELSEVIER,385(1),pp.309,2004]。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未经郑州轻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77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