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薄膜及其涂布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3886.6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6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林;李盼;方胤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9/08;C08K7/06;C09K3/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碳纤维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薄膜涂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合适配比的碳纤维/聚酰亚胺酐在真空环境下混合搅拌后,涂覆到光滑表面,再通过二次加热后固化成形,后取下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薄膜涂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如下:
步骤1:配置碳纤维/聚酰亚胺酐混合浆料,其中,所述二者之间的配比根据成品电阻要求调整得;
步骤2:所述碳纤维/聚酰亚胺酐混合浆料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搅拌,其中,搅拌转速为1200~1800r/min,搅拌时间45~60min,搅拌过程真空度不低于-0.09mPa,搅拌结束静置不少于30min;
步骤3:利用涂覆设备将混合浆料在光滑表面上进行均匀涂覆;
步骤4:一次加热
在真空环境下,以80±2℃烘干60~80分钟,并保证烘干过程真空度为0.65~0.75个标准大气压。
步骤5:二次加热
通过分阶段预热以及加热蒸发溶剂,使得浆料反应并形成聚酰亚胺薄膜;
步骤6:取出裁剪
将成型的聚酰亚胺薄膜从光滑表面分离,并根据需要裁剪后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薄膜涂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涂覆的光滑表面为石英玻璃表面或聚酰亚胺塑料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薄膜涂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聚酰亚胺酐质量比为1~5: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薄膜涂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进行涂覆时,涂覆速度10~20mm/s,涂覆厚度在550~700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薄膜涂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二次加热时,具体过程如下:
1)室温至80℃,升温速率2℃/min,保温45min;
2)80至180℃,升温速率2℃/min,保温60min;
3)180至300℃,升温速率2℃/min,保温180min;
4)随高温箱自然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薄膜涂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目数在500~10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薄膜涂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需进行烘干处理,湿度不大于60%。
9.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薄膜涂布方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38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肢体康复训练机构
- 下一篇:一种直排式罗茨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