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转液型纳米晶带材生产用融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12679.9 | 申请日: | 2021-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5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江沐风;吴登钱;吉云飞;肖苏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峰新材料启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6/00 | 分类号: | B01J6/00;B01J19/08;B01D53/32;B01D46/24;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马红蕾 |
| 地址: | 226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转液型 纳米 晶带材 生产 融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转液型纳米晶带材生产用融化装置,包括主体机构、介质传导式烟气顺流融化机构、气流液化式回流对射型环保吸附机构、成型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介质传导式烟气顺流融化机构设于主体机构上壁,所述气流液化式回流对射型环保吸附机构设于介质传导式烟气顺流融化机构一侧的主体机构上壁。本发明属于纳米晶带材生产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气转液型纳米晶带材生产用融化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对气体有害物质和液态有害物质进行多样处理,能够对融化后的原料进行冷却助力成型,在采用极少设备的情况下,完成对原料的一站式处理的气转液型纳米晶带材生产用融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晶带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气转液型纳米晶带材生产用融化装置。
背景技术
纳米晶材料由纳米级尺寸(1-10nm)的晶体所组成的材料。由于晶体极细,故晶界可占整个材料的50%或更多。其原子排列既不同于有序的结晶态,也不同于无序的非晶态(玻璃态)。其性能也不同于相同成分的晶体或非晶体。
目前现有的纳米晶材料生产加热装置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纳米晶材料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废气,现有的加热装置往往只是对高温废气进行简单的排放,高温废气在排放后遇冷液化变成有害的水分,从而会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现有的加热装置不能对加热后的纳米晶材料进行立即冷却,往往通过外设的冷却设备对纳米晶材料进行冷却,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方案提供一种气转液型纳米晶带材生产用融化装置,针对纳米晶材料生产加热时无法对高温废气中的气态有害物质液态有害物质进行同时处理的问题,创造性的将涡流效应、气射流效应和加热结构的结合,通过设置的介质传导式烟气顺流融化机构和气流液化式回流对射型环保吸附机构,实现了在同一动力系统下对原料的加热融化和对高温废气的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既要对高温废气中的液体有害物质进行处理(液体有害物质与气态有害物质一样,都具有污染性),又不要对液态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处理液态有害物质需要其它设备介入,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原料加热的成本)的矛盾问题,且有效的避免了有害物质以液态形式流向外界的问题;同时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传动机构,实现了纳米晶材料生产的自动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通过成型机构的介入,实现了对原料融化的助力加热,同时实现了对融化后原料的冷却成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对气体有害物质和液态有害物质进行多样处理,能够对融化后的原料进行冷却助力成型,在采用极少设备的情况下,完成对原料的一站式处理的气转液型纳米晶带材生产用融化装置。
本方案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提出的一种气转液型纳米晶带材生产用融化装置,包括主体机构、介质传导式烟气顺流融化机构、气流液化式回流对射型环保吸附机构、成型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介质传导式烟气顺流融化机构设于主体机构上壁,所述气流液化式回流对射型环保吸附机构设于介质传导式烟气顺流融化机构一侧的主体机构上壁,所述传动机构设于主体机构内部,所述成型机构设于主体机构底壁,所述介质传导式烟气顺流融化机构包括导热融化机构、物料承载机构和烟气集流机构,所述导热融化机构设于主体机构侧壁,所述物料承载机构设于主体机构内壁,所述烟气集流机构设于主体机构上壁。
作为本案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底板、融化箱和垫块,所述垫块多组设于底板上壁,所述融化箱设于垫块上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峰新材料启东有限公司,未经朗峰新材料启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26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