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式雷电模拟冲击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0021.4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3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杨;丁梁;俞键;何智频;徐恩;赵力;陈淑萍;詹奇;周树昊;章姣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诸暨市供电公司;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诸暨分公司;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4 | 分类号: | G01R31/14;G01R27/20;G01R2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刘竹青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雷电 模拟 冲击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可移动式雷电模拟冲击试验装置,包括有控制台、控制箱以及雷电发生器本体,所述雷电发生器本体包括有第一隔离变压器、第二隔离变压器、第三隔离变压器、数字示波器、分流器、整流装置、充电装置、若干个放电球、冲击分压器以及接地装置,控制台中设定冲击电流为标准雷电流波形,通过控制箱调节冲击电流幅值;所述放电球之间的球隙通过控制台进行调整;所述接地装置为设置在沙坑内钢板焊接而成。本装置能够智能控制产生的电压电流和发生器本体的球隙距离,试验操作十分简便,可以进行雷电特性相关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可移动式雷电模拟冲击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强对流天气的增多,雷害故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雷击造成的线路两相闪络、同塔双回线路同时闪络、同一输电通道多回线路相继跳闸等严重 故障明显增加等。但目前输、配电线路主要采用标准化和典型化的防雷设计,全线不同杆塔 和区段往往按统一标准进行防雷配置,未细致考虑线路走廊雷电活动强度、地形地貌及杆塔 结构等差异。这样做出的设计方案通常无法满足全线防雷性能的差异化要求,致使部分杆塔 和区段极易成为投运后的雷害集中区域,线路雷击故障频发。雷击跳闸后不仅要迅速查找故 障点,对受损绝缘子还需要带电或停电更换,运行维护工作难度较大,并且线路一旦建成, 防雷改造成本巨大,改造效果不明显。
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电网设备数量与日俱增,逐年递增的用电量对城区配网的安 全可靠运行要求越来越高。配电线路及设备故障不仅增加运营成本,而且将影响用户的有序 生产,因此对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定期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电力工作。
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通常的维护和维修分为正常和故障两种状态,这种通过判断正常 或者故障状态来进行维护或维修的管理模式缺陷表现为:故障维修一般表现为被动、不可预知 的维修,扩大维修范围、增加维修时间并且增加安全风险;以往的定期维修比较保守,一般都 是按规定时间间隔安排维修,其结果往往出现“维修过剩”和“维修不足”的问题,影响生 产并浪费资源。因此,合理的维修模式应该是基于供电可靠性而进行的预防性维护,也就是 所谓的状态维修。
对配电设备和线路进行状态评估以及状态预测检修是实现运行和维护的科学决策。使 用检测仪器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测,通过对比所得参数,对设备进行深度剖析,评估设备和线 路状态信息并分析设备缺陷发展趋势。然而对雷电特性的研究缺乏相关的试验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移动式雷电模拟冲击试验装置,由操作台、控制箱和发生 器本体构成,本装置能够智能控制产生的电压电流和发生器本体的球隙距离,试验操作十分 简便,可以进行雷电特性相关试验。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可移动式雷电模拟冲击试验装 置,包括有控制台、控制箱以及雷电发生器本体,所述雷电发生器本体包括有第一隔离变压 器、第二隔离变压器、第三隔离变压器、数字示波器、分流器、整流装置、充电装置、若干 个放电球、冲击分压器以及接地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控制箱电连接,电源通过第一隔离变压 器给控制箱供电,所述控制箱通过第三隔离变压器与整流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整流装置的输 出端与充电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充电装置的输出端作为冲击分压器的输入端,冲击分压器 的输出端通过放电球与接地装置连接,所述分流器的一端与整流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 分流器的另一端与数字示波器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数字示波器的第二输出端与冲击分压器 电连接,数字示波器的输入端与第二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台中设定冲击电流为 标准雷电流波形,通过控制箱调节冲击电流幅值;所述放电球之间的球隙通过控制台进行调 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诸暨市供电公司;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诸暨分公司;武汉大学,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诸暨市供电公司;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诸暨分公司;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00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食保鲜杂粮面条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鞋底和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