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式雷电模拟冲击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0021.4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3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杨;丁梁;俞键;何智频;徐恩;赵力;陈淑萍;詹奇;周树昊;章姣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诸暨市供电公司;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诸暨分公司;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4 | 分类号: | G01R31/14;G01R27/20;G01R2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刘竹青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雷电 模拟 冲击 试验装置 | ||
1.可移动式雷电模拟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控制台、控制箱以及雷电发生器本体,所述雷电发生器本体包括有第一隔离变压器、第二隔离变压器、第三隔离变压器、数字示波器、分流器、整流装置、充电装置、若干个放电球、冲击分压器以及接地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控制箱电连接,电源通过第一隔离变压器给控制箱供电,所述控制箱通过第三隔离变压器与整流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整流装置的输出端与充电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充电装置的输出端作为冲击分压器的输入端,冲击分压器的输出端通过放电球与接地装置连接,所述分流器的一端与整流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分流器的另一端与数字示波器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数字示波器的第二输出端与冲击分压器电连接,数字示波器的输入端与第二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台中设定冲击电流为标准雷电流波形,通过控制箱调节冲击电流幅值;所述放电球之间的球隙通过控制台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雷电模拟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装置包括有二极管D1、二极管D2以及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三隔离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隔离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端电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端分别于二极管D2的阳极端以及电容C1的第二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雷电模拟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有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感L5、电感L6、电感L7、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以及电容C5;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端电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的第一端以及电感L3的第一端电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阳极端以及电感L2的第一端电连接;电感L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感L4的第一端以及电容C3的第一端电连接,电感L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3的第二端以及电感L5的第一端电连接,电感L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感L6的第一端以及电容C4的第一端电连接,电感L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4的第二端以及电感L7的第一端电连接,电感L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5的第一端以及放电球连接;电感L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5的第二端以及冲击分压器的一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雷电模拟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装置中,电感L1的第二端和电感L2的第二端之间通过放电球电连接;电感L3的第二端和电感L5的第二端之间通过放电球电连接;电感L4的第二端和电感L7的第二端之间通过放电球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可移动式雷电模拟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装置为设置在沙坑内钢板焊接而成,其中填埋的沙土电阻率100欧姆·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诸暨市供电公司;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诸暨分公司;武汉大学,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诸暨市供电公司;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诸暨分公司;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00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食保鲜杂粮面条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鞋底和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