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纠偏的顶管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8613.2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5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星;董艳斌;焦晓兵;梁振刚;郭阳;刘鸿业;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F16L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杨艳平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纠偏 顶管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纠偏的顶管机,涉及顶管机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纠偏机构,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定位架,与所述外壳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体内侧;驱动组件、调节组件、连接组件和密封组件;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安装有连接组件,方便保持外壳体和内壳体始终连接,且方便外壳体进行角度调节;所述外壳体通过定位架、驱动组件和调节组件进行角度调节,操作方便,可保持外壳体在角度调节后保持稳定,方便顶管机进行纠偏操作;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还设有密封组件,可有效把持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连接的密封性,方便使用,可进行精准纠偏,提高顶管机的工作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顶管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纠偏的顶管机。
背景技术
在顶管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调整掘进路线以满足管道的设计需求或是为了躲避地下建筑物等原因需要顶管机改变路线。顶管在复杂地层施工中,为了保证长距离顶管施工能达到设计要求,就必须在顶进过程中不断观测顶管机前进的轨迹。
现有的可纠偏顶管机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保持顶管机的稳定,且在对顶管机的纠偏操作较为简单,且纠偏后顶管机不够稳定,影响顶管机的工作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纠偏的顶管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纠偏的顶管机,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纠偏机构,所述纠偏机构包括:
定位架,与所述外壳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体内侧;
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内壳体上,用于驱动外壳体进行角度变化,对顶管机的移动轨迹进行纠偏;
调节组件,与所述定位架和驱动组件连接,用于跟随驱动组件进行位置移动,进一步的实现定位架的位置移动;
连接组件,位于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用于连接外壳体和内壳体,使外壳体可在内壳体上进行角度调节;
密封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用于在进行顶管机纠偏操作时使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为密封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导轨,安装在所述内壳体上,并与内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驱动件,位于所述导轨一端,并与导轨固定连接;
移动块,位于所述导轨内侧,并与驱动件输出端连接,用于跟随驱动件输出端进行位置移动;
移动杆,安装在所述移动块上,用于跟随移动块进行位置移动;
限位槽,位于所述导轨上,并与移动杆连接,用于对移动杆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转动架,安装在所述定位架一端;
第二转动架,安装在所述移动块上,并与移动杆转动连接;
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之间,用于连接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方便驱动组件对定位架的位置进行调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内壳体一端,并与内壳体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体一端,并与外壳体固定连接;
定位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用于以第一连接件为圆心进行转动;
定位筒,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用于以第二连接件为圆心进行转动,并与定位杆凹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86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