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能耗推流式菌藻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8589.2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2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晏鹏;朱晗霄;郭劲松;陈猷鹏;方芳;施洪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3/30;C02F3/10;C02F3/28;C02F3/08;C02F7/00;F03G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万霞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耗 推流式菌藻一 体式 污水处理 装置 方法 | ||
1.零能耗推流式菌藻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转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笼设于蓄水池内,蓄水池外侧设有环形反应渠,反应渠内设有三隔板从而将反应渠分成好氧反应区、缺氧反应区和藻类接触反应区,蓄水池与好氧反应区对应的池壁上设有溢流口,以使蓄水池内的水体流入好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与缺氧反应区连通,以使好氧反应区内的的水体流入缺氧反应区,缺氧反应区与藻类接触反应区连通,以使缺氧反应区内的水体流入藻类接触反应区,并在藻类接触反应区末端对应的反应渠外侧壁上设有出水口,便于排出处理后的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能耗推流式菌藻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笼包括竖直设置的转盘,转盘中心通过水平设置的支撑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架上,在转盘圆周上均匀设有若干移动生物床,所有移动生物床固定在转盘上且可随转盘转动而转动;移动生物床由圆柱形壳体构成,移动生物床水平设置且移动生物床内填充有生物填料,壳体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过水孔,便于污水通过过水孔进入壳体内,过水孔对应区域沿移动生物床长度方向布置且占壳体圆周面的1/3;并且每个移动生物床位于转盘中部一侧时,壳体的过水孔区域位于正上方,便于污水从上方跌落至该位置的移动生物床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能耗推流式菌藻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好氧反应区和缺氧反应区之间的隔板、以及缺氧反应区和藻类接触反应区之间的隔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过流孔;支撑轴与转盘固定,以使支撑轴可随转盘转动而转动,支撑轴两端向外延伸至反应渠上方,并在支撑轴两端头设有传动机构,且两传动机构下端分别置于好氧反应区和藻类接触反应区内,所述传动机构可随支撑轴转动而转动,以推动反应渠内的水体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能耗推流式菌藻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套设固定在支撑轴上,便于随支撑轴转动;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固定在反应渠上的转动轴上且与主动齿轮啮合配合,以使从动齿轮可随主动齿轮转动,并在从动齿轮左右两侧的转动轴上分别套设固定推流扇叶,并且推流扇叶部分或全部置于反应渠水体内,便于推流扇叶随从动齿轮转动而转动,以推动反应渠内的水体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能耗推流式菌藻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直径比为1.5~3: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能耗推流式菌藻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生物床的直径和位于转盘上直径上的两移动生物床的中心距的比值为1:7~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能耗推流式菌藻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蓄水池、好氧反应区和缺氧反应区内均设有亲水性聚氨酯生物海绵填料,其中好氧反应区和缺氧反应区内填料的填充率分别为30%~45%和35%~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能耗推流式菌藻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藻类接触反应区内填充有水棉,其填充率为40%~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能耗推流式菌藻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好氧反应区、缺氧反应区和藻类接触反应区在反应渠中所占体积比例分别为30%~40%、30%~40%、20%~40%。
10.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能耗推流式菌藻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来处理污水,预先将污水处理装置置于待处理污水斜下方,使污水从上方跌落在转盘中部的移动生物床上,在跌落过程中实现跌水曝气;在污水持续冲击下,转盘持续转动,移动生物床在随转盘转动的过程中转动,污水在移动生物床转动过程中不断与翻滚的生物填料作用并从移动生物床流下进入下方蓄水池内,实现再次跌水曝气,然后在蓄水池内停留反应后溢流进入好氧反应区,随后流入缺氧区,最后流入藻类接触反应区处理后排出,实现对污水进行高效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85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