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收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7477.5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9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伟;郭鑫;姜晓亮;黄婉莹;王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20/38;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林哲生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收银 效率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收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收银系统调用支付插件的接口,向支付插件发送支付指令,支付插件响应于支付指令,对支付金额和支付信息进行组包操作,获得交易指令包,将其转换为第一通讯请求指令,并发送至移动支付终端,管理信息应用判断第一通讯请求指令是否为交易请求,若是,向支付应用发送交易指令,支付应用响应于交易指令,完成交易,并将交易结果发送至管理信息应用,管理信息应用将经过解析后的交易结果转换为第二通讯请求指令,并发送至支付插件,支付插件响应于第二通讯请求指令,将第二通讯请求指令转换为解析后的交易结果,并将解析后的交易结果发送至收银系统进行存储。本发明提高了收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售收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收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商业模式对传统线下商业造成的冲击,使得传统企业纷纷走上向互联化转型的道路。其中,收银作为线下门店运营的重要环节,提高收银效率对于提升门店整体运营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线下门店在进行收银时,通常是由配置于收银机中的收银系统进行订单信息的生成和管理,由收银员通过收银终端,从收银系统手动查询订单信息后完成交易。待交易完成后,通过网络通信的方式将交易信息返还至收银系统。这就导致当面对大量的订单时,收银员通过手动查询的方式获取订单信息,势必会导致对订单信息的处理效率降低,且容易出现错单、漏单的现象,进而导致整体收银效率降低。因此,如何提高收银效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收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以提高收银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收银效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支付请求动作,收银系统调用支付插件的接口,向所述支付插件发送支付指令,其中,所述支付插件部署于所述收银系统中,所述支付指令包括支付金额和支付信息。
所述支付插件响应于所述支付指令,对所述支付金额和所述支付信息进行组包操作,获得交易指令包,并按照预设转换规则,将所述交易指令包转换为第一通讯请求指令,将所述第一通讯请求指令发送至移动支付终端。
管理信息应用响应于所述第一通讯请求指令,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请求指令是否为交易请求,若是,调用所述移动支付终端中的支付应用,并向所述支付应用发送交易指令,其中,所述管理信息应用部署于所述移动支付终端。
所述支付应用响应于所述交易指令,完成交易,并将交易结果发送至所述管理信息应用。
所述管理信息应用对所述交易结果进行解析,按照所述预设转换规则,将经过所述解析后的所述交易结果转换为第二通讯请求指令,并将所述第二通讯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支付插件。
所述支付插件响应于所述第二通讯请求指令,按照所述预设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二通讯请求指令转换为所述解析后的所述交易结果,并将所述解析后的所述交易结果发送至所述收银系统,以使所述收银系统对所述解析后的所述交易结果进行存储。
可选的,所述支付插件响应于所述支付指令,对所述支付金额和所述支付信息进行组包操作,获得交易指令包,并按照预设转换规则,将所述交易指令包转换为第一通讯请求指令,将所述第一通讯请求指令发送至移动支付终端,具体包括:
所述支付插件响应于所述支付指令,对所述支付金额和所述支付信息进行标签提取,获得包括支付方式名称标签、支付方式ID标签和交易信息标签在内的第一标签组。
所述支付插件对所述第一标签组进行所述组包操作,获得所述交易指令包。
所述支付插件按照所述预设转换规则,将所述交易指令包转换为字节数组形式的所述第一通讯请求指令,并按照预设通讯方式将所述第一通讯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支付终端中部署的所述管理信息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74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