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制动盘温度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06909.0 | 申请日: | 2021-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6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哲;吕宝佳;焦标强;金宇智;蔡田;张波;曹宏发;杨伟君;杨广楠;赵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7;G06F30/23;G06F119/02;G06F11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永君;董骁毅 |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制动 温度 预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制动盘温度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预定规则将制动盘划分为摩擦环部分和散热筋部分,其中,所述摩擦环部分包括:多个摩擦环微元,所述散热筋部分包括:多个散热筋微元;获取车辆制动过程中所述制动盘的热载荷随时间变化的热载荷‑时间关系;基于有限差分原理,根据所述制动盘的物性参数、各微元的结构参数以及所述热载荷‑时间关系确定所述摩擦环部分和散热筋部分中各微元的热传导功率、对流散热功率和辐射散热功率;基于雅克比矩阵,根据所述各微元的热传导功率、辐射散热功率和对流散热功率对所述制动盘温度进行预测。通过本发明,可以更准确、更高效地预测制动盘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制动盘温度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轨道车辆的基础制动方法主要包括踏面制动和盘式制动,其中,盘式制动依据安装位置的区别可以分为轮装制动盘和轴装制动盘。轨道车辆的纯空气制动过程是将车辆动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当采用盘式制动时,制动热载荷主要由制动盘承担,在制动过程中,盘体温度快速上升,制动结束后,盘体温度逐步下降。若制动盘温度超过需用范围时,则会对制动盘结构及紧固件造成破坏,影响车辆运行安全。
现有的制动盘温度预测主要依靠三维有限元方法实现:(1)将制动盘结构离散为有限个三维单元;(2)将车辆运行工况、制动热载荷输入模型;(3)依据最小势能原理获取方程,求解各单元节点温度;(4)利用单元形状函数描述各单元内部温度分布。目前在轨道车辆设计阶段,该方法在轮装制动盘和轴装制动盘的热容量校核中有较好应用。
但是,现有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计算效率低、计算成本高。在车辆制动策略优化设计中,需要对制动控制参数进行多次迭代,每一次迭代均需要对制动盘温度进行预测分析,要求制动盘温度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在车载制动盘健康管理系统中,计算资源受到限制,要求制动盘温度预测方法具备计算经济性。对于以上制动盘温度预测需求,现有方法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制动盘温度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提及的至少一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制动盘温度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预定规则将制动盘划分为摩擦环部分和散热筋部分,其中,所述摩擦环部分包括:多个摩擦环微元,所述散热筋部分包括:多个散热筋微元;
获取车辆制动过程中所述制动盘的热载荷随时间变化的热载荷-时间关系;
基于有限差分原理,根据所述制动盘的物性参数、各微元的结构参数以及所述热载荷-时间关系确定所述摩擦环部分和散热筋部分中各微元的热传导功率、对流散热功率和辐射散热功率;
基于雅克比矩阵,根据所述各微元的热传导功率、辐射散热功率和对流散热功率对所述制动盘温度进行预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制动盘温度预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制动盘划分单元,用于基于预定规则将制动盘划分为摩擦环部分和散热筋部分,其中,所述摩擦环部分包括:多个摩擦环微元,所述散热筋部分包括:多个散热筋微元;
热载荷-时间关系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辆制动过程中所述制动盘的热载荷随时间变化的热载荷-时间关系;
预测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有限差分原理,根据所述制动盘的物性参数、各微元的结构参数以及所述热载荷-时间关系确定所述摩擦环部分和散热筋部分中各微元的热传导功率、对流散热功率和辐射散热功率;
预测单元,用于基于雅克比矩阵,根据所述各微元的热传导功率、辐射散热功率和对流散热功率对所述制动盘温度进行预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6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空部件定位方法
- 下一篇:基于区块链标识的数字证书分级处理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