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制动盘温度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06909.0 | 申请日: | 2021-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6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哲;吕宝佳;焦标强;金宇智;蔡田;张波;曹宏发;杨伟君;杨广楠;赵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7;G06F30/23;G06F119/02;G06F11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永君;董骁毅 |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制动 温度 预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车辆制动盘温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预定规则将制动盘划分为摩擦环部分和散热筋部分,其中,所述摩擦环部分包括:多个摩擦环微元,所述散热筋部分包括:多个散热筋微元;
获取车辆制动过程中所述制动盘的热载荷随时间变化的热载荷-时间关系;
基于有限差分原理,根据所述制动盘的物性参数、各微元的结构参数以及所述热载荷-时间关系确定所述摩擦环部分和散热筋部分中各微元的热传导功率、对流散热功率和辐射散热功率;
基于雅克比矩阵,根据所述各微元的热传导功率、辐射散热功率和对流散热功率对所述制动盘温度进行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制动盘为轮装制动盘时,基于预定规则将制动盘划分为摩擦环部分和散热筋部分包括:
将所述轮装制动盘沿厚度方向划分为摩擦环部分和散热筋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制动盘为轴装制动盘时,基于预定规则将制动盘划分为摩擦环部分和散热筋部分包括:
基于所述轴装制动盘的对称特性将所述轴装制动盘划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将其中一部分轴装制动盘沿厚度方向划分为摩擦环部分和散热筋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各微元的热传导功率:
根据所述制动盘的物性参数、各微元的结构参数以及所述热载荷-时间关系确定各微元的热传导功率,其中,所述物性参数包括:热传导系数、轮装制动盘向轮辐的接触传热与理想热传导的比值,所述结构参数为微元的截面积和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各微元的对流散热功率:
根据所述制动盘的物性参数、各微元的结构参数确定各微元的对流散热功率,其中,所述物性参数包括:表面对流散热系数,所述结构参数包括:微元的截面积、截面周长和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各微元的辐射散热功率:
根据所述制动盘的物性参数、各微元的结构参数确定各微元的辐射散热功率,其中,所述物性参数包括:表面辐射发射率,所述结构参数包括:微元的截面积、截面周长和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雅克比矩阵,根据所述各微元的热传导功率、辐射散热功率和对流散热功率对所述制动盘温度进行预测包括:
根据所述各微元的热传导功率、辐射散热功率和对流散热功率确定制动盘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温度-时间关系;
基于雅克比矩阵,根据所述车辆的运行速度调整预测时间步长;
根据所述温度-时间关系、所述预测时间步长对所述制动盘温度进行预测。
8.一种车辆制动盘温度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制动盘划分单元,用于基于预定规则将制动盘划分为摩擦环部分和散热筋部分,其中,所述摩擦环部分包括:多个摩擦环微元,所述散热筋部分包括:多个散热筋微元;
热载荷-时间关系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辆制动过程中所述制动盘的热载荷随时间变化的热载荷-时间关系;
预测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有限差分原理,根据所述制动盘的物性参数、各微元的结构参数以及所述热载荷-时间关系确定所述摩擦环部分和散热筋部分中各微元的热传导功率、对流散热功率和辐射散热功率;
预测单元,用于基于雅克比矩阵,根据所述各微元的热传导功率、辐射散热功率和对流散热功率对所述制动盘温度进行预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制动盘为轮装制动盘时,所述制动盘划分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轮装制动盘沿厚度方向划分为摩擦环部分和散热筋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69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空部件定位方法
- 下一篇:基于区块链标识的数字证书分级处理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