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对氯苯胺为起始原料的4,4’-二氨基二苯醚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5839.7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9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叶峰;裴晓东;骆艳华;杨修光;吴忠凯;王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3/06 | 分类号: | C07C213/06;C07C217/90;B01J3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谱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4 | 代理人: | 王芊雨;张慧娟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苯 起始 原料 氨基 二苯醚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4’‑二氨基二苯醚的合成方法,步骤包括:以对氯苯胺为起始原料,在水、碱、催化剂和配体存在下,经一步反应合成4,4’‑二氨基二苯醚。本发明采用二草酰胺类配体具有强供电性以及大位阻,与铜盐配位,催化效果显著提高;如果反应过程中不加配体或者加入常规类型配体如1,10‑菲啰啉,反应基本无法进行,采用的氢氧化盐类碱在以对氯苯胺为起始原料制备4,4’‑二氨基二苯醚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反应过程中加入其他类型的碱如碳酸钾,反应则无法进行,能够解决现有4,4’‑二氨基二苯醚的合成工艺中反应条件需要高温高压、选择性差、收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属于精细化工有机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4,4’-二氨基二苯醚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4,4’-二氨基二苯醚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工业上可用于合成工程塑料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酯酰亚胺等耐高温聚合材料,还可用作高性能耐热性环氧树脂聚氨酯等合成高分子的原料及交联剂;同时还可用于代替具有致癌作用的联苯胺生产偶氮染料、活性染料和香料等领域。因此,研究4,4’-二氨基二苯醚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上,4,4’-二氨基二苯醚合成主要有以下两条路线。
路线一:专利CN112876367A报道一种以二苯醚为原料,以全氟磺酸树脂作为催化剂,经硝化、加氢反应两步合成二氨基二苯醚混合物,收率78-88%。
路线二:专利CN112062683A报道一种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在无机碱、催化剂存在下,经水解、加氢反应两步合成二氨基二苯醚混合物,收率96%。
上述合成路线具有一定的不足或缺陷。其中,
路线一:反应过程中由于硝化反应的电子效应会生成大量的2,2’-二硝基二苯醚,因此导致反应选择性差,,得到二氨基二苯醚混合物,分离提纯难度大,反应过程中使用大量硝酸,污染严重。
路线二:虽然反应收率高,选择性好,但是反应过程需要高温高压,设备投资大,安全风险高,反应过程中加氢反应需要高温高压的条件限制了其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
一直以来,技术人员不断研究4,4’-二氨基二苯醚合成方法,以期获得更为经济、绿色、选择性好、收率高的4,4’-二氨基二苯醚合成新方法。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4’-二氨基二苯醚的合成方法,其能够解决现有4,4’-二氨基二苯醚的合成工艺中反应条件需要高温高压、选择性差、收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4,4’-二氨基二苯醚的合成方法,步骤包括:以对氯苯胺为起始原料,在水、碱、催化剂和配体存在下,经一步反应合成4,4’-二氨基二苯醚;反应式如下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催化剂为铜类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铜类化合物选自亚铜类化合物、无机铜盐、有机铜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亚铜类化合物选自碘化亚铜、氯化亚铜、溴化亚铜、氧化亚铜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无机铜盐选自硫酸铜、氯化铜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有机铜盐选自乙酸铜、三氟乙酸铜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配体为二草酰胺类配体。
上述二硫代草酰胺类配体具有强供电性以及大位阻,与铜盐配位,能够显著提高合成反应中催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58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