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反推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00812.9 | 申请日: | 202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4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烨;王清华;郑贤;吴健珍;陈剑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达友众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4 | 代理人: | 雷森 |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输入 信号 延时 未知 非线性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反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逼近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中的未知函数,将未知函数表示成已知函数,然后基于反推控制技术,并在反推控制的第一步构建Funnel函数,通过坐标变换将跟踪误差限制在Funnel函数内;在反推控制的最后一步设计输入信号延时补偿函数,将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转换成无延时的系统;同时使反推控制每一步设计的虚拟控制律通过基于正时变积分函数设计的动态面得到新的虚拟控制信号,作为下一步的虚拟控制量,直到设计出实际控制律;
基于正时变积分函数设计的动态面如下:
其中,为边界层误差,为虚拟控制律,αi为虚拟控制律通过所述动态面后得到的新的虚拟控制信号,αi(0)为αi的初值,为的初值,为Mi的估计值,Mi为一个未知正的常数,ei为第i个位置误差,τi是动态面的时间常数,σ(t)是正时变积分函数,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σ1和σ2是正的常数,t表示时间;
所述输入信号延时补偿函数为:
其中,h为输入信号延时补偿函数,λ为已知正常数,u(t-τ(t))为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的输入,τ(t)为已知时变输入延时,u(t)为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的无延时输入;
构建的Funnel函数为:
其中,为Funnel函数,ρ0>ρ∞>0,且e(0)为跟踪误差的初始值,a为指数函数的收敛率,ρ0,ρ∞,a为正的设计参数;
利用输入信号延时补偿函数将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转换成无延时的系统的过程为:在反推控制的最后一步中利用设计的位置误差en=xn-αn-1-h,将en对时间求导,结果为其中en为第n步位置误差,xn为第n个状态,αn-1为第n-1步的虚拟控制律通过所述动态面后得到的新的虚拟控制信号,fn为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中的未知函数,λ为已知正常数;
反推控制的具体过程为:
对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
其中:为系统的状态向量,u(t-τ(t))是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带有延时的输入,y是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的输出,是一个未知光滑连续非线性的函数;
设计位置误差如下:
其中,αi-1是第i-1步设计的虚拟控制律通过所述动态面后得到的新的虚拟控制信号,yr为期望轨迹;
(1)跟踪误差e1的Funnel的误差变量为:
则s关于时间的导数为:
其中,
根据径向基神经网络得:
其中,W1为第一个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权值,Φ1为第一个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ε1为第一个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逼近误差,选择第一个虚拟控制律以及第一个径向基神经网络权值的自适应律与第一个神经网络逼近误差的自适应律为:
其中,c1,γW1和γε1是正的设计参数,分别为W1,ε1的估计值;
使虚拟控制律通过基于正时变积分函数设计的动态面得到新的虚拟控制信号α1;
(2)i=2,…,n-1,第i个位置误差ei为:
ei=xi-αi-1;
根据径向基神经网络,则ei关于时间的导数为:
选择第i个虚拟控制律以及第i个径向基神经网络权值的自适应律与第i个神经网络逼近误差的自适应律为:
其中,ci,γWi和γεi是正的设计参数,分别为Wi,εi的估计值,Φ2为第二个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Φi为第i个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ε2为第二个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逼近误差,εi为第i个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逼近误差;
使通过基于正时变积分函数设计的动态面得到新的虚拟控制信号αi;
(3)第n个位置误差en为:
en=xn-αn-1-h;
根据径向基神经网络,则en关于时间的导数为:
选择实际控制律u(t)以及第n个径向基神经网络权值的自适应律与第n个神经网络逼近误差的自适应律为:
其中,cn,γWn和γεn是正的设计参数,为Wn,εn的估计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08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