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污水治理用污水采样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00177.4 | 申请日: | 202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4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凤英 |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B63B35/00;B01D35/02;C02F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17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污水 治理 采样 设备 | ||
1.一种河道污水治理用污水采样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船体(1)、推进器(2)、支撑板(3)、吸取机构(4)和驱动机构(5),船体(1)一侧设有推进器(2),船体(1)顶部另一侧设有支撑板(3),船体(1)顶部一侧设有吸取机构(4),船体(1)两侧设有驱动机构(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治理用污水采样设备,其特征是,吸取机构(4)包括有:第一支撑座(41)、绕线轮(42)、水管(43)、导环(44)、缸体(45)、连接管(46)、连管(47)、连杆(48)和活塞(49),船体(1)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一支撑座(41),第一支撑座(41)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绕线轮(42),绕线轮(42)上绕有水管(43),船体(1)一侧设有导环(44),导环(44)与水管(43)滑动式连接,支撑板(3)内壁对称设有缸体(45),缸体(45)底部之间连接有连接管(46),连接管(46)与绕线轮(42)的转动轴卡合,缸体(45)顶部之间连接有连管(47),缸体(45)内均滑动式连接有活塞(49),活塞(49)之间连接有连杆(48)。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治理用污水采样设备,其特征是,驱动机构(5)包括有:第一支架(51)、壳体(52)、第一支撑杆(53)、第一转轴(54)、叶片(55)、第二支撑杆(56)、第二转轴(57)和第一传动组件(58),船体(1)两侧均设有2个第一支架(51),横向同侧的第一支架(51)之间连接有壳体(52),壳体(52)内壁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支撑杆(53),第一支撑杆(53)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54),第一转轴(54)上设有叶片(55),船体(1)内壁底部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56),第二支撑杆(56)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57),第二转轴(57)与第一转轴(54)均连接有第一传动组件(58)。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治理用污水采样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卡紧机构(6),卡紧机构(6)包括有:第二支撑座(61)、异形架(62)、导向杆(63)、扰流板(64)、第一弹簧(65)、卡球(66)和第二弹簧(67),船体(1)顶部一侧设有4个第二支撑座(61),第二支撑座(6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异形架(62),异形架(62)与一侧第二支撑座(6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65),推进器(2)下部设有导向杆(63),导向杆(63)与异形架(62)滑动式连接,异形架(62)底部设有扰流板(64),异形架(62)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卡球(66),卡球(66)与异形架(6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67)。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治理用污水采样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防过载机构(7),防过载机构(7)包括有:第二传动组件(71)、转杆(72)、第一齿轮(73)、卡块(74)、第三弹簧(75)、第二齿轮(76)和第三齿轮(77),一侧的第一支撑座(41)下部转动式设有转杆(72),转杆(72)与第二转轴(57)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71),转杆(72)上放置有第一齿轮(73),第一齿轮(73)一侧滑动式设有2个卡块(74),卡块(74)与第一齿轮(73)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75),转杆(72)上设有第二齿轮(76),第二齿轮(76)与卡块(74)配合,绕线轮(42)的转动轴上滑动式设有第三齿轮(77),第三齿轮(77)与第一齿轮(73)啮合。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治理用污水采样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移动机构(8),移动机构(8)包括有:电机座(81)、伺服电机(82)、第二支架(83)、丝杆(84)、螺母(85)和连接杆(86),支撑板(3)顶部一侧设有电机座(81),电机座(81)顶部设有伺服电机(82),伺服电机(82)的输出轴上设有丝杆(84),支撑板(3)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架(83),第二支架(83)与丝杆(84)转动连接,丝杆(84)上螺纹式设有螺母(85),螺母(85)底部与连杆(48)之间对称连接有连接杆(8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凤英,未经林凤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01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