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iNbO3 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90222.2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2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叶子蔚;任嘉伟;王超;穆昱;韩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114 | 分类号: | H04B10/114;H04B10/2537;H04B10/54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石丹丹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inbo base sub | ||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LiNbOsubgt;3/subgt;体调制器的自然光通信方法,包括设计基于LiNbOsubgt;3/subgt;体调制器的自然光调制装置结构;当一束偏振光延LiNbOsubgt;3/subgt;晶体的x轴或者y轴方向通过,在电场驱动下,产生y或者x偏振方向的o光和z偏振方向的e光,o光和e光在出射时将产生相应的相位差,出射光的总偏振态为这两个正交偏振方向出射时状态的矢量和;当向LiNbOsubgt;3/subgt;体调制器施加不同的调制电压时,若相位差为π的奇数倍,出射光偏振态与入射光正交;若相位差为π的偶数倍,出射光偏振态与入射光平行。本发明利用LiNbOsubgt;3/subgt;材料的特殊电光性质,通过施加电信号,改变光在传播过程中的偏振态,从而实现对透射光波的快速调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LiNbO3体调制器的自然光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节能环保已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大主题和大方向,光通信领域发展的几十年间,节能环保的通信方式也在逐渐被提出。借助现有的自然光源(如太阳光等),在传播路径上对光波进行调制的自然光通信,打破了人们对光通信的传统认知,挣脱了通信离不开照明的枷锁,使原本被看作干扰源的自然光变成可利用的信号传输工具,扩展了光通信的应用范围。无需提供额外的照明光源,节约了本身通信不需要的能耗,自然光通信具有低功耗低成本、设备便携可移植性强、使用范围广等优势。作为一项最新提出的光通信技术,自然光通信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学者Changshuo Hu等在目前的相关研究当中是较为完善的,他们提出并设计了一种以高分子分散液晶(PDLC)面板作为调光板,通过控制液晶面板的充放电实现透射光的强度调制,并通过实验对系统在OOK调制下10kbit数据的误码率进行了测试,但数据传输速率极低,缺乏实质性应用价值。
受限于液晶分子本身的特性,PDLC面板调制的最大问题在于其调制速率。作为一种极性有机高分子,液晶分子的响应速率受限于极性大小、有效质量、液晶粘度和稠度、施加电场强度等诸多因素,无法做到像电偶极子那样在电场中自由翻转。一般,在几十伏特的作用下,一块液晶面板的响应速率在ms量级。Changshuo Hu所做的研究就是利用液晶分子的极性,使其在电场的作用下做到无序和有序的排布,从而对透射光进行调制,如图1所示。在实验中,他使用面积8×13cm大小的液晶板,达到最大透过率所需电压57.7V,最终在误码率小于1%的条件下获得33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这个性能远达不到一个合格通信系统的标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LiNbO3体调制器的自然光通信方法,利用LiNbO3材料的特殊电光性质,通过施加电信号,改变光在传播过程中的偏振态,从而实现对透射光波的快速调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LiNbO3体调制器的自然光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计基于LiNbO3体调制器的自然光调制装置结构;
当一束偏振光延LiNbO3晶体的x轴或者y轴方向通过,在电场驱动下,产生y或者x偏振方向的o光和z偏振方向的e光,o光和e光在出射时将产生相应的相位差,出射光的总偏振态为这两个正交偏振方向出射时状态的矢量和;
当向LiNbO3体调制器施加不同的调制电压时,若相位差为π的奇数倍,出射光偏振态与入射光正交;若相位差为π的偶数倍,出射光偏振态与入射光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02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