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淬火系统及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86455.5 | 申请日: | 202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焦国祥;陈国辉;梁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广智机电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1/42;C21D1/62;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江镜立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淬火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频淬火系统,包括加热炉、高频淬火装置、吹风装置及温度传感器,其中,加热炉用于对工件进行预加热。高频淬火装置包括用于对工件加热淬火的加工腔,加工腔内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机构,感应加热机构包括感应加热器,感应加热器上设有加热凹槽,工件悬空放置在凹槽的内部。加工腔内还设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设置在感应加热器的一侧。吹风装置的吹风口朝向加工腔内的工件以实现对工件进行风冷淬火。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工件的表面温度,以便准确把握工件表面的温度。本系统能够实现DC53钢制成的产品完成淬火加工后发生极低的变形量。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上述一种高频淬火系统实施的高频淬火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频淬火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DC53钢是一种高碳高合金冷作模具钢,具有高的淬透性和淬硬性,其热处理后可达62-63HRC高硬度,其韧性也较为突出。该类钢材淬火温度较高,因此在传统操作中,对其淬火通常采用在真空炉中进行淬火。然而,真空炉淬火容易使得产品发生较大的形变,不适用于变形量要求严格的产品。以采用DC53钢制成的花辊产品为例,该花辊表面雕刻精密花纹,而且硬度要求较高,变形量≤0.1mm。该花辊按照传统的淬火方法在真空炉中淬火,真空淬火是整体加热和冷却,花辊在淬火过程中,会整体产生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导致淬火后花辊的变形量也很难保证在0.1mm范围内。由于该类产品的表面花纹非常精密,变形超过0.1mm就会造成报废,因此传统的真空淬火方法难以实现该类产品的淬火加工。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对DC53钢制成的变形量要求严格的高精度产品淬火加工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高频淬火系统及工艺,能够实现DC53钢制成的产品完成淬火加工后发生极低的变形量,实现高精度DC53钢产品的淬火加工。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频淬火系统,包括:
加热炉,用于对工件进行预加热;
高频淬火装置,所述高频淬火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工件加热淬火的加工腔,所述加工腔内设有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机构,所述感应加热机构包括感应加热器,所述感应加热器上设有加热凹槽,所述工件悬空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加工腔内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工件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感应加热器的一侧;
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的吹风口朝向所述加工腔内的所述工件;
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所述工件的表面温度。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频淬火装置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通过伸缩杆与所述感应加热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频淬火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以带动所述固定支架做升降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风装置内设有用于进行空气冷却的冷却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风装置内嵌在所述加工腔的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加热器包括第一感应竖板、第二感应竖板以及可伸缩的感应底板,所述感应底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竖板和所述第二感应竖板的底部连接以形成所述加热凹槽。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高频淬火工艺,包括上述的一种高频淬火系统,还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待加工的所述工件放入加热炉中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400-500℃,预热时间为1.5-2小时;
S2、将所述工件放入高频淬火装置中,通过升降机构和伸缩机构,调节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感应加热器,使得所述工件位于所述加热凹槽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广智机电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广智机电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6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