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桩联合加固方法和加固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8271.4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2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曹景;张洪海;李宏祥;胡江;陈龙;张鹏;范存裕;李佶;高应振;张昊;赵春伟;陈旭晟;李伟;金波;祁永利;高庆峰;赵乐;韩剑;刘子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E02D5/38;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05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联合 加固 方法 构造 | ||
1.一种钢管桩联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桩自身加固、钢管桩桩间联系加固和钢管桩桩顶加固;
所述钢管桩自身加固包括在所述钢管桩中吊放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
所述钢管桩桩间联系加固包括在所述钢管桩外部固定钢抱箍,在每个所述钢抱箍上焊接连接耳板,在相邻钢管桩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耳板焊接桩间钢横梁;
所述钢管桩桩顶加固包括在所述钢管桩顶面平铺焊接桩顶钢板,桩顶钢板上部焊接桩顶横向分配梁,所述桩顶横向分配梁两侧对应于所述钢管桩上方焊接竖向加劲板;所述桩顶钢板下部与每根所述钢管桩的上部钢抱箍和支撑耳板进行焊接;所述支撑耳板焊接在每根所述钢管桩的所述上部钢抱箍外侧,并位于上部钢抱箍所焊接的所述连接耳板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联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中箍筋保护层厚度为80mm~120mm,所述混凝土采用自密实微膨胀水下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联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钢管桩设置上部的钢抱箍和下部的钢抱箍,上部的钢抱箍顶端与所述钢管桩顶端对齐,下部的钢抱箍与上部的钢抱箍之间竖向间距满足所述桩间钢横梁的布置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桩联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钢管桩之间的所述连接耳板相互对称且同平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桩联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钢管桩之间设置三根桩间钢横梁,其中一根水平设置在两个下部的钢抱箍之间,另外两根交叉设置于上部的钢抱箍和下部的钢抱箍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联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成排阵列,则同排所述钢管桩顶面焊接一根所述桩顶钢板;所述钢管桩环形阵列,则相邻所述钢管桩顶面焊接一根所述桩顶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联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顶横向分配梁采用双拼工字钢,且所述桩顶横向分配梁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位于所述钢管桩的轴线正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管桩联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加劲板对应于每根所述钢管桩的上方设置四块,每块所述竖向加劲板位于所述桩顶横向分配梁的上翼缘板和所述桩顶钢板之间,同时垂直于所述桩顶横向分配梁的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管桩联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耳板布置于所述桩顶横向分配梁的腹板两侧对应位置以及竖向加劲板的对应位置。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钢管桩联合加固方法所形成的钢管桩联合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桩自身加固构造、钢管桩桩间联系加固构造和钢管桩桩顶加固构造;
所述钢管桩自身加固构造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管桩中的钢筋笼和灌注在所述钢管桩内的混凝土;
所述钢管桩桩间联系加固构造包括所述钢抱箍、所述连接耳板和所述桩间钢横梁;所述钢抱箍固定在所述钢管桩外部,所述连接耳板焊接在所述钢抱箍上,所述桩间钢横梁设置在相邻所述钢管桩之间,并且所述桩间钢横梁端部与所述连接耳板焊接;
所述钢管桩桩顶加固构造包括所述桩顶钢板、所述桩顶横向分配梁、所述竖向加劲板、所述支撑耳板;所述桩顶钢板平铺焊接在所述钢管桩顶面,桩顶横向分配梁焊接在所述桩顶钢板上部,所述竖向加劲板对应于所述钢管桩上方焊接在所述桩顶横向分配梁两侧;所述支撑耳板焊接在每根所述钢管桩的上部钢抱箍外侧并位于所述连接耳板之上,所述桩顶钢板下部与每根所述钢管桩的上部钢抱箍和支撑耳板相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82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