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棒自动入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6245.8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8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江保军;张昌杰;鲍景明;顾寒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9/02 | 分类号: | G21C19/02;G21C19/06;G21C19/07;G21C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张萍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自动 盒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棒自动入盒装置,包括:棒盒支架;屏蔽工作箱,设置于棒盒支架上,屏蔽工作箱用于容纳燃料棒棒盒;输送机构,设置于屏蔽工作箱的底板上,输送机构用于放置并输送燃料棒;燃料棒传入机构,设置于屏蔽工作箱的底板上,燃料棒传入机构用于将输送机构上的燃料棒传入到屏蔽工作箱内;燃料棒抓爪,设置于棒盒支架上,燃料棒抓爪用于抓取燃料棒;自动转运机构,与燃料棒抓爪连接,自动转运机构用于实现燃料棒抓爪的水平、升降运动。该装置可实现燃料棒可靠的自动装盒,有效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工人的维修劳动强度,并提高可靠性,主要动力置于屏蔽工作箱外,降低维修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棒的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棒自动入盒装置。
背景技术
快中子反应堆内所用MOX燃料棒的存储需先将燃料棒放入燃料棒棒盒,再将棒盒通过堆垛机转入燃料棒棒库内。
以往压水堆燃料棒由于剂量交低,入盒多采用人工入盒的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随着行业自动化水平的整体提升,这种入盒方式以不能满足新型燃料元件生产线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燃料棒自动入盒装置,实现燃料棒可靠的自动装盒,有效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燃料棒自动入盒装置,包括:
棒盒支架;
屏蔽工作箱,设置于棒盒支架上,屏蔽工作箱用于容纳燃料棒棒盒;
输送机构,设置于屏蔽工作箱的底板上,输送机构用于放置并输送燃料棒;
燃料棒传入机构,设置于屏蔽工作箱的底板上,燃料棒传入机构用于将输送机构上的燃料棒传入到屏蔽工作箱内;
燃料棒抓爪,设置于棒盒支架上,燃料棒抓爪用于抓取燃料棒;
自动转运机构,与燃料棒抓爪连接,自动转运机构用于实现燃料棒抓爪的水平、升降运动。
优选的是,自动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支架,还包括:设置于转运支架上的水平驱动电缸、竖直驱动电缸、抓取固定板,水平驱动电缸与抓取固定板连接,竖直驱动电缸与抓取固定板连接,燃料棒抓爪设置于抓爪固定板上,通过水平驱动电缸实现燃料棒抓爪的水平运动,通过竖直驱动电缸实现燃料棒抓爪的升降运动。
优选的是,燃料棒传入机构包括:传动链、电机、第一链轮轴、第一链轮、第二链轮轴、第二链轮、滚轮,电机设置于屏蔽工作箱的底板上,电机与第一链轮轴固定连接,第一链轮轴与第一链轮固定连接,第一链轮与传动链啮合,第二链轮与传动链啮合,第二链轮与第二链轮轴固定连接,第二链轮轴通过轴承与屏蔽工作箱的底板连接,滚轮与传动链固定连接,在电机驱动下传动链运动,再带动滚轮转动,将滚轮上的燃料棒传入到屏蔽工作箱内。
优选的是,输送机构包括:辊筒支撑体、设置于辊筒支撑体上的至少两个辊筒、辊轴,辊筒通过辊轴与辊筒支撑体转动连接,辊筒排列形成动力辊道,动力辊道用于滚动输送燃料棒。
优选的是,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两排辊筒,辊筒在辊筒支撑体上水平排布。
优选的是,所述的燃料棒自动入盒装置,还包括:动力辊道支撑,与输送机构连接,动力辊道支撑设置于输送机构下方,用于支撑输送机构。
优选的是,棒盒支架至少为两层,每层棒盒支架分格设置,不同层的棒盒支架上的输送机构在棒盒支架的底面的正投影重叠。
优选的是,所述的燃料棒自动入盒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棒盒支架底部的行走轮,通过行走轮的移动带动棒盒支架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6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