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校平功能的换电机器人及包含其的换电站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74228.0 | 申请日: | 2021-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4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平;万里斌;朱明厚;胡海龙;庄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黄大任;罗洋 |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机器人 包含 电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校平功能的换电机器人,包括穿梭车和校平装置,穿梭车上设置有换电部,校平装置安装在穿梭车上与换电部相邻设置,校平装置顶端具有多个校平平面,多个校平平面能够与车辆底盘相贴合。该具有校平功能的换电机器人及包含其的换电站通过在穿梭车上设置校平装置,在进行换电之前能够先令校平平面与车辆底盘相贴合,从而使车辆达到校平位置,提高了换电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校平功能的换电机器人及包含其的换电站。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池箱设置方式一般分为固定式和可换式,其中,固定式电池一般是固定在车辆上,在充电时直接以车辆作为充电对象。而可换式的电池包一般通过活动安装的方式被固定在车辆上。电池包可以被取下,以单独对电池包进行更换或充电操作。更换下的电池包充电完毕后,再重新安装在车辆上。
目前现有的底盘换电设备包括用于换电的穿梭车,然而穿梭车本身在换电之前无法保证与车辆的底盘齐平,这样在换电过程中多处可能存在的误差往往会导致换电成功率下降等问题,不利于换电技术的发展。
通常而言,对于换电失败的情况,需要人为检测并调节换电设备以完成车辆与换电设备之间的校平,效率较低且需要人工操作。因此,急需一种具有校平功能的穿梭车来提高换电设备的工作效率和换电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换电设备的工作效率低和换电成功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校平功能的换电机器人及包含其的换电站。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具有校平功能的换电机器人,包括穿梭车和校平装置,所述穿梭车上设置有换电部,所述校平装置安装在所述穿梭车上与所述换电部相邻设置,所述校平装置顶端具有多个校平平面,多个所述校平平面能够与车辆底盘相贴合。
本方案中,通过在穿梭车上设置校平装置,在进行换电之前能够先令校平平面与车辆底盘相贴合,从而使车辆达到校平位置,提高了换电的成功率。并且,本方案中,在穿梭车上集成设置校平装置,无需另外设置校平举升设备对车辆进行校平,校平结构简单、利于节约成本。同时,直接通过穿梭车上的校平装置支撑车辆即可实现车辆校平,无需其它校平参照物,校平操作简单、校平效果好,校平效率高。
较佳地,各所述校平平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换电部所在的平面平行。
本方案中,通过上述设置,确保车底盘/电池锁定件所在的平面与换电平台平行,保证换电平台能够精准地与锁紧件配合,避免解锁或锁止过程中发生卡死,提高换电精度及效率。
较佳地,所述换电机器人具有初始状态和换电状态,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校平平面高于所述换电部。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换电机器人处于初始状态时校平平面高于换电部,能够避免换电部干涉校平件与车辆底盘贴合,保证换电过程在校平过程之后,提高了校平效率,进而能够提高换电效率及换电成功率。进一步地,当换电机器人处于换电状态时,换电部不低于校平平面,确保换电部能够与电池包上的锁定件充分接触,以保证解锁或锁紧操作稳定可靠。
较佳地,所述校平装置包括多个固定于所述穿梭车上的校平部件,所述校平部件具有所述校平平面,多个所述校平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方案中,多个校平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使校平的效果更好。
较佳地,所述校平部件为校平立柱,多个所述校平立柱的高度相同,所述校平立柱的顶面形成所述校平平面。
本方案中,多个校平立柱的顶面形成校平平面,各校平立柱的高度相同,确保多个校平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校平部件结构简单且校准精度高。
较佳地,多个所述校平立柱分别位于所述穿梭车的四周外缘,所述换电部设置在多个所述校平装置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4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