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人操作的心肺复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0803.X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5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A61M16/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吴林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人 操作 复苏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人操作的心肺复苏装置,包括底板和架体,架体固定于底板上,还包括:转轴、凸轮、滑块、纵向推拉杆以及供气机构,其中转轴转动连接于架体上端,转轴的一端设置手摇把;凸轮与转轴同轴线固定连接,凸轮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滑槽;滑块与环形滑槽滑动连接;纵向推拉杆通过纵向导向筒设于架体上,纵向推拉杆的上端与滑块固定连接,纵向推拉杆的下端设有压头;供气机构与纵向推拉杆连接,通过纵向推拉杆的推拉动力生成压缩气体,并在纵向推拉杆每执行推拉动作8次后将压缩气体向被救者口中释放一次。本发明能够在一名救助人员进行心脏按压急救时,通过简单的手摇方式同时实现包括对口吹气在内的心脏按压急救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急救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单人操作的心肺复苏装置。
背景技术
对心脏骤停患者来说,通过心脏按压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如果病人出现休克、意识障碍或对呼唤无反应等晕厥状态,便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心肺复苏急救需要救助者双手叠压并按压患者的胸部,以促使患者的心脏恢复工作,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还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部按压频率约为120次/分钟,对应的呼吸次数约为15次/分钟,因此,心肺复苏急救时,在满足上述胸部按压频率的前提下,应达到每按压约8次,对口呼气一次。
目前的心肺复苏急救,对于现场只有单个救助人员的情况下,难以满足上述操作条件,人工直接心脏救助不但消耗体力,而且还需要人工口对口吹气,操作上也极为不便,因此当只有一人实施抢救时,必然出现心脏按压和对口呼气的顾此失彼,为保证心脏按压的有效性,则只能放弃人工口对口吹气,极大的影响了救助质量,并增加了施救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单人操作的心肺复苏装置,能够在单个救助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时,通过简单的手摇方式同时实现包括对口吹气在内的心脏按压急救操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人操作的心肺复苏装置,包括底板和架体,所述架体固定于底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架体上端,转轴的一端设置手摇把;
凸轮,与转轴同轴线固定连接,凸轮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滑槽;
滑块,与所述环形滑槽滑动连接;
纵向推拉杆,通过纵向导向筒设于所述架体上,纵向推拉杆的上端与滑块固定连接,纵向推拉杆的下端设有压头;
供气机构,与纵向推拉杆连接,通过纵向推拉杆的推拉动力生成压缩气体,并在纵向推拉杆每执行推拉动作8次后将压缩气体向被救者口中释放一次。
上述供气机构包括:
横向杆,左端与纵向推拉杆侧壁固定连接;
充气筒,包括:筒体;活塞,沿筒体纵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筒体内;活塞杆,上端与横向杆右端固定连接,下端与活塞固定连接;进气单向阀,设于所述筒体的侧壁上,用于使外界大气进入筒体内;出气单向阀,设于筒体下端,用于输出筒体内的气体;
压缩气体暂存腔,上侧壁与充气筒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气单向阀设于筒体和压缩气体暂存腔之间,用于使筒体内的气体输送至所述压缩气体暂存腔内,压缩气体暂存腔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08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式作业平台
- 下一篇: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纯胶膜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