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人操作的心肺复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0803.X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5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A61M16/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吴林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人 操作 复苏 装置 | ||
1.一种单人操作的心肺复苏装置,包括底板(1)和架体(2),所述架体(2)固定于底板(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轴(11),转动连接于所述架体(2)上端,转轴(11)的一端设置手摇把(22);
凸轮(4),与转轴(11)同轴线固定连接,凸轮(4)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滑槽(4-1);
滑块(5),与所述环形滑槽(4-1)滑动连接;
纵向推拉杆(6),通过纵向导向筒(20)设于所述架体(2)上,纵向推拉杆(6)的上端与滑块(5)固定连接,纵向推拉杆(6)的下端设有压头(12);
供气机构,与纵向推拉杆(6)连接,通过纵向推拉杆(6)的推拉动力生成压缩气体,并在纵向推拉杆(6)每执行推拉动作8次后将压缩气体向被救者口中释放一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人操作的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机构包括:
横向杆(8),左端与纵向推拉杆(6)侧壁固定连接;
充气筒(7),包括:筒体(7);活塞(10),沿筒体(7)纵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筒体(7)内;活塞杆(9),上端与横向杆(8)右端固定连接,下端与活塞固定连接;进气单向阀(3),设于所述筒体(7)的侧壁上,用于使外界大气进入筒体(7)内;出气单向阀(18),设于筒体(7)下端,用于输出筒体(7)内的气体;
压缩气体暂存腔(14),上侧壁与充气筒(7)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气单向阀(18)设于筒体(7)和压缩气体暂存腔(14)之间,用于使筒体(7)内的气体输送至所述压缩气体暂存腔(14)内,压缩气体暂存腔(14)与所述架体(2)固定连接;
压缩气体间歇输出结构,包括:拨杆(13),上端与活塞(10)下表面固定连接,下端从充气筒(7)内穿过充气筒(7)和压缩气体暂存腔(14)之间的隔离壁(31)伸入压缩气体暂存腔(14)内,拨杆(13)的下端沿其纵向设有多个拨齿(24);齿轮(19),通过齿轮轴(30)设于压缩气体暂存腔(14)内,其中齿轮轴(30)转动连接于所述压缩气体暂存腔(14)的内壁上,所述齿轮(19)的一个侧端面与压缩气体暂存腔(14)的一个内侧壁相对,且该侧端面上开设有C形凹槽(19-1),所述C形凹槽(19-1)的圆心与齿轮(19)的中心重合,齿轮(19)上位于C形凹槽(19-1)的开口处设有贯穿齿轮(19)厚度的第一压缩气体通过孔(19-2),所述齿轮(19)与拨齿(24)相啮合;密封垫(23),粘贴于压缩气体暂存腔(14)的内侧壁上,且开设有C形凹槽(19-1)的齿轮(19)侧端面与其相贴合,密封垫(23)上还分别开设有第二压缩气体通过孔(23-1)和第一人体呼出气体通过孔(23-2),其中第二压缩气体通过孔(23-1)以及第一人体呼出气体通过孔(23-2)与齿轮轴(30)轴线的距离均大于C形凹槽(19-1)内侧壁的半径且小于C形凹槽(19-1)外侧壁的半径;第三压缩气体通过孔(28),开设于粘贴密封垫(23)的压缩气体暂存腔(14)的侧壁上,第三压缩气体通过孔(28)与输气接头(29)相连接,输气接头(29)设于压缩气体暂存腔(14)外侧壁上;第二人体呼出气体通过孔(27),开设于粘贴密封垫(23)的压缩气体暂存腔(14)的侧壁上,与所述第一人体呼出气体通过孔(23-2)相连通;
气体外输组件,包括:气体输送管(15),一端与输气接头(29)连接;供气面罩(17),与气体输送管(15)的另一端连接,供气面罩(17)上设有用于将其束缚到人的头部的束缚带(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人操作的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9)的齿数是所述拨齿(24)齿数的8倍,纵向推拉杆(6)每执行推拉动作8次,则拨杆(13)随活塞(10)每上下运动8次后向人的口中输送一次气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人操作的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拨齿(24)与拨杆(13)相铰接,各拨齿(24)上方均设有一固定于拨杆(13)上的拨齿限位块(25),所述拨齿限位块(25)用于限制相应的拨齿(24)超过转动上限;各拨齿(24)下方还均设有一连接该拨齿(24)与拨杆(13)的支撑弹簧(26),当拨齿(24)不与齿轮(19)的齿相接触时,所述支撑弹簧(26)能够对拨齿(24)形成向上的支撑力,使得拨齿(24)恰好处于与拨杆(13)相垂直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08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式作业平台
- 下一篇: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纯胶膜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