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反变形效果的工字型超轻尖轨的淬火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69882.2 | 申请日: | 2021-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红;肖波;夏仕敏;董程亮;俞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中铁科吉富轨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04 | 分类号: | C21D9/04;C21D1/10;C21D1/18;C21D1/667 |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项磊 |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变形 效果 工字型 超轻尖轨 淬火 工艺 | ||
1.一种具有反变形效果的工字型超轻尖轨的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机器和尖轨(4)准备;
步骤二:尖轨(4)定位固定;尖轨(4)以轨头朝上的方式固定在尖轨固定装置(2)上,尖轨尖端向斜上方伸出并通过可伸缩的拉钩机构(9)向下拉住,
具体包括:(1)将尖轨(4)以轨头朝上的方式放置在所述淬火机床的尖轨固定装置(2)上;
(2)通过夹板(5)固定的尖轨尖端沿尖轨固定装置(2)方向向斜上方伸出,所述尖轨尖端通过可伸缩的拉钩机构(9)向下拉住;
(3)所述拉钩机构(9)与所述夹板(5)之间沿尖轨固定装置(2)方向设有若干支座(8),所述支座(8)包括可升降的顶升机构(7),顶升机构(7)向上顶住所述尖轨(4)的轨底令所述尖轨(4)弯曲成朝上方凸出的弧形;
步骤三:自尖轨尖端5mm断面向前对所述尖轨(4)进行全长淬火;淬火头(1)启动后加热所述尖轨尖端的5mm断面处,当达到设定温度启动冷却装置,同时让淬火头(1)沿所述尖轨(4)向尖轨跟端移动,每当淬火头(1)经过一个支座(8)后,该支座(8)上的顶升机构(7)开始下降脱离与尖轨(4)的接触,拉钩机构(9)在淬火头(1)后面的顶升机构(7)下降后也拉动所述尖轨尖端下降直至再次实现上下两个方向力的平衡;
步骤四:淬火作业完成,移除尖轨(4);
所述步骤三中,各个支座(8)上的顶升机构(7)都有与之对应的最低高度要求,即顶升机构(7)的上端高度即使在脱离与所述尖轨(4)接触后,仍不得低于相应的最低高度要求,各个支座(8)的最小高度也是自尖轨跟端开始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变形效果的工字型超轻尖轨的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各个顶升机构(7)的上端高度从尖轨跟端朝尖轨尖端方向逐渐升高,在起始状态下淬火设备的淬火头(1)位于所述尖轨尖端位置,所述顶升机构(7)均位于所述淬火头(1)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变形效果的工字型超轻尖轨的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尖轨跟端插入尖轨固定装置(2)的夹板(5)内与引导轨(6)连接,所述尖轨跟端与引导轨(6)之间保持2-3mm的间隙;所述步骤三中,当淬火头(1)沿尖轨(4)移动一直移动到所述尖轨跟端的引导轨(6)上后,关闭感应加热器和冷却装置,淬火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变形效果的工字型超轻尖轨的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热处理机床包括尖轨固定装置(2)和淬火设备主体,淬火设备主体包括安装框架和淬火头(1),设有感应加热头和冷却介质喷嘴的淬火头(1)与安装框架之间通过可升降的滑动机构连接,所述滑动机构的可滑动端通过可转动结构与所述淬火头(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变形效果的工字型超轻尖轨的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1)启动感应加热器,在尖轨尖端5mm断面处停留加热,当温度达到900℃启动小车驱动尖轨固定装置(2)相对所述淬火设备主体平移;
(2)在淬火过程中根据淬火工艺参数调整小车速度和加热功率;
(3)在淬火过程中,随淬火头(1)移动,每当淬火头(1)经过一个支座(8)后,该支座(8)上的顶升机构(7)开始下降脱离与尖轨(4)的接触,从而保持淬火头(1)前面相邻的一个顶升机构(7)的上端顶紧所述尖轨(4),且该处为所述尖轨(4)的最高受力点,而淬火头(1)后面的顶升机构(7)下降脱离与尖轨(4)的接触;
(4)当淬火头(1)沿尖轨(4)移动一直移动到所述尖轨跟端的引导轨(6)上后,关闭感应加热器和冷却装置,淬火结束;
(5)对淬火后的尖轨(4)进行检查,其表面不得有烧伤、裂纹及深度大于1mm的伤痕的缺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变形效果的工字型超轻尖轨的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尖轨(4)长度小于设定的阈值范围时,所述淬火工艺需要的支座(8)数量小于对阈值范围内的尖轨(4)淬火所需要支座(8)数量,尖轨(4)长度大于设定的阈值范围时,所述淬火工艺需要的支座(8)数量大于对阈值范围内的尖轨(4)淬火所需要支座(8)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中铁科吉富轨道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中铁科吉富轨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98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