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线束加工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66599.4 | 申请日: | 2021-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8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苗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比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G01R31/12;G01R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李寰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加工 检测 方法 | ||
新能源汽车线束加工及检测方法,属于线束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装置在进行沾锡的时候需要将导线的两端分开进行沾锡,操作较为繁琐,并且在进行沾锡的时候对于导线的固定结构较为复杂,此外现有设备在进行沾锡的过程上料的效率较为缓慢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导线主体嵌合进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的内部,第二伸缩气缸缩回,使得啮合块与伞状齿轮啮合,当双头电机转动四分之一圈的时候,L形杆围绕伞状齿轮旋转九十度,第二伸缩气缸伸出,双头电机再次旋转四分之一圈带动U型固定件自转九十度,本发明中L形杆围绕伞状齿轮旋转九十度随后U型固定件自转九十度,实现了导线主体的两端同时浸入锡锅内部的锡液内完成浸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能源汽车线束加工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为了便于安装、维修,确保电气设备能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将全车各电气设备所用的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电线通过合理的安排,将其合为一体,并用绝缘材料把电线捆扎成束。
线束在生产的过程中分为裁剪、脱外皮、刷线、扭线、沾锡、端子压接、组装、检测和包装等步骤,由于导线的两端都需要进行沾锡才能压接端子,但是现有的装置在进行沾锡的时候需要将导线的两端分开进行沾锡,操作较为繁琐,并且在进行沾锡的时候对于导线的固定结构较为复杂,此外现有设备在进行沾锡的过程上料的效率较为缓慢。
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提出新能源汽车线束加工及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线束加工及检测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现有的装置在进行沾锡的时候需要将导线的两端分开进行沾锡,操作较为繁琐,并且在进行沾锡的时候对于导线的固定结构较为复杂,此外现有设备在进行沾锡的过程上料的效率较为缓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汽车线束加工装置,包括沾锡机构和设置在沾锡机构上的锁定机构和上料机构,沾锡机构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夹持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锡锅,锡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顶部的双头电机,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双头电机顶部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贯穿第二支架并连接有磁块;
双头电机的两侧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主动盘和伞状齿轮,传动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伞状齿轮前方的L形杆,L形杆的一端外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
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盘后端的U型固定件,U型固定件的两侧前后均固定连接有挡板,U型固定件的内部上方滑动连接有U型板,U型板的顶部设置有与磁块相对应的嵌合槽,且U型板和U型固定件是由铁制成的构件,主动盘的外壁上和U型固定件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半圆槽和第一半圆槽;
传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U型固定件后端外壁上的固定轴,固定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盘,传动盘与主动盘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前端的第二伸缩气缸,且第二伸缩气缸位于伞状齿轮的下方,第二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滑环,滑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啮合块,且啮合块的内侧设置有与伞状齿轮相对应的槽,固定环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轴,限位轴贯穿L形杆的一端,且限位轴与L形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组件和限位组件,锁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U型板外壁上的齿条,还包括活动设置在U型固定件一侧的齿块,且齿块与连接板相对应。
进一步地,齿块的中间设置有左右贯穿的滑槽,滑槽的内部前后滑动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固定连接在U型固定件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U型固定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格挡条,格挡条与齿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锁定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齿块顶部的第一限位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比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比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65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