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普鲁士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64667.3 | 申请日: | 2021-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9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谭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融创金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31/352;A61K31/366;A61K47/69;A61K47/46;A61K47/36;A61P9/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佰腾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9 | 代理人: | 黄杭飞 |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沙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普鲁士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普鲁士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材料主要由普鲁士蓝,青蒿素,原花青素和仿生膜构成,复合材料的粒径为120nm~190nm。制备方法包括用铁氰化钾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反应得到介孔普鲁士蓝,将青蒿素和原花青素分别加到普鲁士蓝的分散液中制得物理包封青蒿素的普鲁士蓝和物理包封原花青素的普鲁士蓝,最后将负载青蒿素和原花青素的普鲁士蓝按照比例混合后与和仿生膜混合搅拌进行生物伪装即得最终产物。本发明的纳米复合材料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良好,能实现有效的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用于制备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仿生普鲁士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作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起始病理机制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局部炎症反应。损伤部位分泌细胞因子募集循环系统单个核细胞并分化为巨噬细胞吞噬ox-LDL,最终形成As斑块。随着疾病的进展,大量的胆固醇聚集于晚期As斑块中,使巨噬细胞自噬流受损导致斑块稳定性下降和诱发心肌梗塞。目前治疗As主要使用降脂、降血压的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虽然现有的治疗方法有效的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但是由于口服用药存在靶向性低、水溶性差和清除快等缺陷,As仍有较高的残余风险。口服AT由于“首关效应”的存在,很难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此外,As病人在出现心肌梗死等并发症之前,大多数处于无症状状态,导致患者接受治疗时大多数处于As晚期。虽然高剂量的口服AT可有效消融小鼠晚期As斑块,但是由于肝、肾毒性和肌损伤等副作用,高剂量AT应用于人体受限。因此,构建新的在载药体系,解决用药靶向性低、水溶性差、清除快和毒副作用强等缺陷,是目前As防治的关键。
普鲁士蓝是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的一种以铁为中心的MOF结构纳米材料。普鲁士蓝的生物医学应用源于三种物理化学特性,具体表现在:1.单晶中发现的大空腔使其成为能够负载小分子药物的纳米载体;2.对近红外波段(即所谓的生物窗口)的强光学吸收,使其成为良好的光热剂;3.由于存在大量Fe2+和Fe3+使其具备一定催化性质,在体内催化作用时发挥纳米酶一样的功用。但是,单纯的普鲁士蓝存在易被快速代谢清除和缺乏主动靶向的不足。因此,寻求血液循环期长、良好病灶部位靶向,又能缓解炎症的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药剂是当今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较长血液循环周期和良好靶向能力的仿生普鲁士蓝复合材料额制备方法。并且,相应地提供了一种上述仿生普鲁士蓝复合材料在制备靶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剂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仿生普鲁士蓝复合材料,主要由普鲁士蓝,青蒿素,原花青素和仿生膜构成,所述青蒿素和原花青素物理装封在普鲁士蓝里,所述的仿生膜生物伪装在纳米复合材料的最外层,所述的最终纳米复合材料粒径为120nm~190nm。
上述仿生普鲁士蓝复合材料可用于靶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仿生普鲁士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透明质酸水溶液在活化剂作用下搅拌30min-1h,加入磷脂聚乙二醇氨基搅拌,混合液依次经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磷脂化透明质酸;
(2)将收集的红细胞膜与巨噬细胞膜超声破碎,通过在PBS中搅拌反应制得仿生膜;
(3)将铁氰化钾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HCl溶液中,经加热反应后,离心、水洗,得到普鲁士蓝分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融创金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融创金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4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