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金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7989.5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8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强;周昕;徐宇;黄鸿兵;严维辉;李佳佳;孙梦玲;唐建清;潘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32;G01N33/543;G01N33/68;C07K16/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瞿网兰 |
地址: | 21001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克氏原螯虾 白斑 综合征 病毒 纳米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金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用于检测白斑综合征病毒的金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由抗WSSV VP664多克隆抗体与表面修饰protein A的金纳米颗粒共同孵育,然后纯化制备得到所述的金纳米探针。一种非疾病诊断目的的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利用本发明所述的金纳米探针标记WSSV;(2)暗场显微镜观察样品。本发明建立的金纳米探针结合暗场显微镜检测体系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对设备要求低且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可用于克氏原螯虾等虾类养殖关键环节进行现场白斑综合征病毒快速定量定性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金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白斑综合征(WSS)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能感染全球大多数商业养殖的淡海水养殖虾类。白斑综合征于1992年首次在台湾地区被发现,此后每年该病都会阶段性爆发,并在几年内传播至许多对虾养殖国家[1]。起初这些疾病同时出现在不同地区,被认为是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所以根据这些病原体的形态特点、病理症状、地域分布和研究侧重点等对这些病原体进行命名[2,3],陈秀男将其命名为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WSBV)。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病毒分离株差异很小。Lightner等建议将这类病原体统一命名为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4]。国际分类委员会(ICTV)在2005年第八次报告中,将WSSV归为线形病毒科(Nimaviridae)白斑病毒属 (Whispovirus)[5]。WSSV是一种具有包膜的双链环状DNA病毒,病毒颗粒形状从杆菌状到卵圆形,长度为210-420nm,直径在70-167nm之间。
WSSV是对虾养殖的主要病原,对全球对虾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近年来,国内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养殖业也开始受到WSSV的威胁。2016年以来,浙江舟山、江苏南京等地采集的人工养殖克氏原螯虾样品中均被检出WSSV。最近对江苏、湖北、安徽、湖南以及江西等主产区所进行的克氏原螯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WSSV已普遍存在于当前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之中,其携带率超过90%以上。每年5-6月份是国内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感染WSSV的高峰期,产业上又称该病为“五月瘟”或“五月魔咒”,给产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对WSSV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检测是产业上减少损失的最佳方法。目前WSSV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电镜观察检测法、PCR分子诊断法和免疫检测法等,其中以PCR技术(包括qRT-PCR) 为核心的分子诊断技术是当前WSSV检测的主要方法。这些检测技术对仪器设备和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一般只适合实验室研究使用,不能满足现场快速检测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简便、快捷的WSSV检测技术,以期提早发现WSSV感染、及时采取对症措施,降低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的金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金纳米探针的应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非疾病诊断目的的检测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的金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由抗WSSV VP664多克隆抗体与表面修饰protein A的金纳米颗粒共同孵育,然后纯化制备得到所述的金纳米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79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