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车安全预警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9240.6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3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罡;刘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16;G06N3/046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南昌旭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50 | 代理人: | 刘红伟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安全 预警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车安全预警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在当前行驶环境下的车辆状态数据,车辆状态数据包括车辆行驶数据以及路面状态数据;结合预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将车辆行驶数据与路面状态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及特征数据提取,并对特征提取后的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行车预警信息;获取并响应行车预警信息,将行车预警信息发送至车载单元,以使车载单元为车辆行驶提供行车安全预警。上述行车安全预警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通过设置车载单元以及路侧单元用于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数据,便于给车辆行驶提供数据辅助,避免驾驶员因视觉盲区使得无法及时采取安全行车操作导致引发安全事故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车安全预警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行车安全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已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许多交通事故是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横穿车道而造成的。目前,对于行人横穿车道的情形,大多数驾驶员都是根据自身所观察到前方车道的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然而由于前方车辆的阻挡,后方车辆的驾驶员很可能无法观察到行人横穿车道的情形,从而往往由于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车安全预警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准确获知道路情况导致驾驶员无法及时采取安全措施而引发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行车安全预警方法,通过一行车安全预警设备进行实现,所述行车安全预警设备包括车载单元、路侧单元以及连接所述车载单元与所述路侧单元的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通过所述车载单元与所述路侧单元获取车辆状态数据,所述车载单元获取所述云服务器处理后的车辆状态数据;
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云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在当前行驶环境下的车辆状态数据,所述车辆状态数据包括车辆行驶数据以及路面状态数据;
结合预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将所述车辆行驶数据与所述路面状态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及特征数据提取,并对特征提取后的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行车预警信息;
获取并响应所述行车预警信息,将所述行车预警信息发送至车载单元,以使所述车载单元为车辆行驶提供行车安全预警。
上述行车安全预警方法,通过设置车载单元以及路侧单元用于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数据,便于给车辆行驶提供数据辅助,避免驾驶员因视觉盲区使得无法及时采取安全行车操作导致引发安全事故的情况,具体的,通过云服务器处理行车数据,对获取到的路面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及特征提取,得到用于预警的行车预警信息,并将行车预警信息发送至车载单元,使得驾驶员能够及时获知路面信息,为驾驶员提供行车安全预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准确获知道路情况导致驾驶员无法及时采取安全措施而引发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行车安全预警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以使车载单元为车辆行驶提供行车安全预警的步骤包括:
所述车载单元获取所述行车预警信息,并根据所述行车预警信息对车辆当前行驶环境进行场景重构,建立场景模型,所述行车预警信息包括多个预警等级,所述预警等级对应障碍物与车辆的相对距离;
所述场景模型将不同的预警等级对应不同的预警界面、且不同的预警界面对应不同的预警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行车预警信息还包括障碍物与车辆的相对位置信息,所述场景模型显示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并根据障碍物与车辆的相对距离,响应不同的预警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9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